[发明专利]一种液力机械复合传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8610.8 | 申请日: | 201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47/06 | 分类号: | F16H4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复合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液力变矩器的车辆传动系统,特别是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大量应用在各种车辆尤其是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中,作为一种柔性传动,它用在传动系统中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能阻隔发动机的扭转振动,具有良好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涡轮的输出转速随载荷的改变而改变;能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
液力变矩器虽然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传动效率低。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是涡轮与泵轮转速的比值的函数,涡轮与泵轮转速的比值称为转速比,液力变矩器的转速比与效率的关系如图1所示,当转速比为最佳值i*时,最高效率h*也不到百分之九十,一旦转速比偏离最佳值时,传动效率便急剧下降。实际上,液力变矩器主要应用于外载荷经常发生变化的传动系统中,载荷的变化使液力变矩器很难工作于高效点或高效区,常常处于低效率工作状态,动力机产生的功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大量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因此,提高具有液力变矩器的传动系统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提高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许多办法,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以下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普通液力变矩器改造为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兼有普通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偶合器的功能,它的效率曲线如图2所示,当涡轮和泵轮的转速比小于偶合点的转速比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点与普通液力变矩器相同;当涡轮和泵轮的转速比大于偶合点的转速比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点与效率较高的液力偶合器相同。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只提高了转速比大于偶合点转速比时的效率,而转速比小于偶合点时的效率没有得到提高。第二种方法是增加变速器的挡位数,当外载荷发生变化时,通过变速器的换档操作使液力变矩器工作于高效区。但变速器只有有限的几个挡位,并且这几个挡位的传动比分散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不能使液力变矩器始终处于高效点或高效区。
专利发明人于2008年申请了200810044340.9号专利,采用磁粉离合器作为控制部件,使液力变矩器工作于高效区,有效地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效率。但200810044340.9号专利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磁粉离合传递的力矩大小由程序决定,需要励磁电源和比较复杂的检测与控制系统,磁粉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很难做到完全同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滑磨功损耗;二是磁粉离合器的成本较高,每台售价在六千元左右,会影响该专利技术的市场推广;三是磁粉离合器的尺寸较大,在某些传动系统中会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为克服上述不足,发明人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本项发明。本发明去掉200810044340.9号专利中的磁粉离合器及其控制部分,以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磁粉离合器及其控制部分的功能,实现自适应功率分流,不需要励磁电源,也不存在滑磨功损耗。因此,本专利与200810044340.9号专利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尺寸小、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高效液力机械复合传动系统,通过液力传动和机械传动的分流,显著提高具有液力变矩器的传动系统的效率。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功率分流的思想,改变传统的串联传动方式,将液力传动和机械传动并联于内燃机和变速器之间,使内燃机产生的功率分两路传递,一部分经过液力变矩器传递,一部分由齿轮机构和离合器传递。将刚性的齿轮传动与柔性的液力传动相结合,使传动系统在具有柔性的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当传动系统处于分流传动状态时,齿轮传动机构保证液力变矩器的转速比为最佳值,强制液力变矩器工作于高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