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010594606.4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郑磊;姜天信;杨民;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22 | 分类号: | G01V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264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介质 检测 装置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及使用该检测装置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打印机、扫描仪、识币器等,介质沿介质输送通道运动,进行打印、扫描、识别等处理。为了适应尽可能多的介质类型,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通常根据介质的最大宽度设定。比如,在银行使用的打印机,需要打印存折、存单及交易日志等各种类型介质。其中,存折宽度最小,打印交易日志的介质宽度最大,二者宽度相差至少一倍。为了同时满足存折、存单及交易日志的打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与用于打印交易日志的介质的宽度适配。由于介质输送通道宽度远大于介质的最小宽度,因此,为了检测介质在介质输送通道内的位置和状态,需要在介质输送通道中设置介质检测装置。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介质检测机构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在介质输送通道的固定位置设置一组光检测器,光检测器通常包括位于介质输送路径两侧相对设置的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介质可以从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之间通过。当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之间无介质通过时,光发射器发出的光束几乎全部被光接收器接收,因此光接收器输出第一电信号;当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之间有介质通过时,介质将光发射器发射给光接收器的光束阻断,使光接收器几乎无法接收到光线,因此光接收器输出第二电信号。所以,通过检测光接收器输出电信号的发生,判定固定位置是否有介质通过。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介质必须从设定介质检测装置的位置输入介质输送通道,否则无法检测介质,操作灵活性差。
另一种介质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在介质输送通道中设置沿垂直于介质输送方向对齐排列的若干组光检测器。其中,每组光检测器包括两个相对并相距设定距离的光接收器10和光发射器10’,介质可以从光接收器10和光发射器10’之间通过。与第一种介质检测装置检测原理相同,通过检测光接收器输出电信号的变化,判定介质所在位置和状态。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不论在通道的哪个位置输入介质,介质检测装置都能检测到介质位置及状态,因此,操作比较灵活。但是,由于光发射器是介质检测装置的关键部件,而该方案需要设置多组光发射器,因此装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灵活、成本低的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及使用该检测装置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包括:导光条,设置在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具有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反光面,各反光面将导光条内的光线反射至介质输送通道另一侧;多个光接收器,各光接收器在介质输送通道的另一侧与导光条的一反光面相对设置;以及点光源,至少设置在导光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其中,各反光面相对于点光源一侧的导光条呈钝角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导光条的两端侧分别设有点光源,相应地,各反光面与其临近的点光源一侧的导光条呈钝角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反光面与点光源一侧的导光条呈120~150°夹角。
进一步地,上述反光面由导光条内的切割槽形成,切割槽的起始点位于导光板的远离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更进一步地,各反光面对应的切割槽的切割深度随着各反光面到点光源的距离增大而加深。
进一步地,上述导光条的长度与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上述导光条的面对点光源的一端侧具有凹坑,凹坑形成凹弧形曲面。
进一步地,上述导光条由若干段导光短条组成,反光面由相邻两导光短条的结合面形成。
进一步地,上述各反光面的长度随着反光面到点光源的距离增大而加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在介质输送通道上设置的介质输送机构、处理机构、以及至少一根据上面所描述的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一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中的一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位于介质输送通道的入口处,用于检测介质是否存在。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在介质输送通道上设置的对齐介质的对齐挡板,至少一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中的一薄片类介质检测装置位于对齐挡板上游,用于检测介质是否对齐。
在本发明中,利用导光条将侧端点光源转换成线光源,通过导光条内对应每个光接收器设置反光面将光线集中且有规律的反射给光接收器,无需设置多个光源,可在介质输送通道的任意位置检测介质在介质输送通道内的位置和状态,装置成本低、适应性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