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静电环氧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3770.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鹏;李宇清;杜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浙江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6 | 分类号: | E04F15/16;B32B17/0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卷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面材料,尤其是一种防静电环氧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静电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地面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容易积聚大量静电荷,从而妨碍生产过程、影响高精密仪器的精准度以及产品加工质量,严重则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目前,诸如IC制造、电子、精密实验室、净化室、化工厂等需防静电的场所,使用的地面防静电表层材料,大多是PVC防静电地面材料以及防静电环氧地面涂料。PVC材料的耐磨性、耐压性能以及防尘等性能差,难以满足较高要求的工业生产车间、精密实验室等场所的要求。而防静电环氧涂料虽然能弥补PVC防静电材料的不足,但是该种地面普遍采用的是现场涂装工艺,采用室温固化,固化施工周期长,固化性能受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而出现不稳定。另外,防静电环氧涂料大多含有低沸点的易挥发有机溶剂,造成严重的室内污染。所以,PVC防静电材料和防静电环氧涂料的应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无污染且防静电性能好的防静电环氧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防静电环氧卷材,在聚氨酯合成革层的表面涂布第一防静电环氧涂料层,在第一防静电环氧涂料层的表面粘结玻璃纤维布层,在玻璃纤维布层表面涂布第二防静电环氧涂料层。
上述玻璃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2-0.4mm,聚氨酯合成革层的厚度为0.5-1.0mm,电阻值在105-107Ω,第一防静电环氧涂料层的厚度为0.1-0.3mm。
防静电环氧卷材的生产方法是:通过称重、下料、搅拌制备环氧涂料,在聚氨酯合成革的表面涂布一层防静电环氧涂料,再将玻璃纤维布复合在防静电环氧涂层表面,使三者粘结在一起,然后在90~110℃下烘烤10~15分钟,再在玻璃纤维布层表面涂布防静电环氧涂料,在90~120℃下烘烤15~20分钟,最后通过冷却便得到防静电环氧卷材。
上述防静电环氧涂料由重量比为10∶3~10∶2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
其中,A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稀释剂 10~15%
增韧剂 1~5%
润湿分散剂 0.5~1%
消泡剂 0.1~0.5%
流平剂 0.1~0.5%
防沉剂 0.5~1%
导电填料 20~35%
环氧树脂 40~50%
色浆 1~5%
其余为矿物填料。
其中,B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固化剂 93~100%
其余为固化促进剂。
上述环氧树脂优选为环氧树脂为环氧当量在190~220g/eq之间的低分子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至少一种,该类环氧树脂电阻率相对小、粘度低,重量百分比优选为40~45%。
上述增韧剂优选为带羧基端基的丁腈橡胶、丁腈橡胶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该类柔韧剂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好,增韧效果明显,重量百分比优选为3~5%。
上述导电填料优选为石墨粉、炭黑、导电碳纤维、导电云母粉、导电钛白粉、导电硫酸钡、导电铜粉、导电镍粉、银包铜粉、氧化锌晶须中的至少一种,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35%。
上述稀释剂优选为丁基缩水甘油醚和单官能基芳香族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该类稀释剂可以降低树脂体系粘度的同时可参与固化反应,不易挥发,避免了环境污染,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2~15%。
上述润湿分散剂优选为带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量嵌段共聚体和有机改性聚硅氧烷的不饱和羧酸类的至少一种,有效控制颜料的絮凝,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5~0.8%。
上述流平剂优选为聚丙烯酸酯共聚体和聚硅氧烷类的至少一种,该类流平剂可增加涂料的流平性,利于涂料成膜,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
上述消泡剂为聚有机硅氧烷和硅酮中的至少一种,可起到抑泡、消泡防止缩孔的作用,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
上述防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对于防止导电填料的防沉降效果很好,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8~1%。
上述色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
上述固化剂优选为聚酰胺类固化剂和改性脂环胺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该类固化剂固化速度快,固化性能优异且韧性突出,重量百分比优选为93~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浙江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学院;浙江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层气水平井及排采直井施工方法
- 下一篇:适应采空区地基变形的建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