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静电环氧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3770.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鹏;李宇清;杜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浙江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6 | 分类号: | E04F15/16;B32B17/0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卷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防静电环氧卷材,其特征是在聚氨酯合成革层的表面涂布第一防静电环氧涂料层,在第一防静电环氧涂料层的表面粘结玻璃纤维布层,在玻璃纤维布层表面涂布第二防静电环氧涂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环氧卷材,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2-0.4mm,聚氨酯合成革层的厚度为0.5-1.0mm,电阻值在105-107Ω,第一防静电环氧涂料层的厚度为0.1-0.3mm。
3.一种防静电环氧卷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称重、下料、搅拌制备环氧涂料,在聚氨酯合成革的表面涂布一层防静电环氧涂料,再将玻璃纤维布复合在防静电环氧涂层表面,使三者粘结在一起,然后在90~110℃下烘烤10~15分钟,再在玻璃纤维布层表面涂布防静电环氧涂料,在90~1200℃下烘烤15~20分钟,最后通过冷却便得到防静电环氧卷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环氧卷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静电环氧涂料由重量比为10∶3~10∶2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
其中,A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稀释剂 10~15%
增韧剂 1~5%
润湿分散剂 0.5~1%
消泡剂 0.1~0.5%
流平剂 0.1~0.5%
防沉剂 0.5~1%
导电填料 20~35%
环氧树脂 40~50%
色浆 1~5%
其余为矿物填料。
其中,B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固化剂 93~100%
其余为固化促进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静电环氧卷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环氧当量在190~220g/eq之间的低分子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至少一种,增韧剂为带羧基端基的丁腈橡胶、丁腈橡胶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导电填料为石墨粉、炭黑、导电碳纤维、导电云母粉、导电钛白粉、导电硫酸钡、导电铜粉、导电镍粉、银包铜粉、氧化锌晶须中的至少一种,稀释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和单官能基芳香族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润湿分散剂优选为带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量嵌段共聚体和有机改性聚硅氧烷的不饱和羧酸类的至少一种,流平剂优选为聚丙烯酸酯共聚体和聚硅氧烷类的至少一种,消泡剂为聚有机硅氧烷和硅酮中的至少一种,防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固化剂为聚酰胺类固化剂和改性脂环胺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固化促进剂优选为苄基二甲胺和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静电环氧卷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诉的A组分中,环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40~45%,增韧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3~5%,导电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35%,稀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2~15%,润湿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5~0.8%,流平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消泡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防沉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8~1%,色浆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其余为矿物填料,B组分中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93~97%,其余为固化促进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静电环氧卷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诉的A组分中,环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40~45%,增韧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3~5%,导电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35%,稀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2~15%,润湿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5~0.8%,流平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消泡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防沉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8~1%,色浆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其余为矿物填料,B组分中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93~97%,其余为固化促进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浙江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学院;浙江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7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层气水平井及排采直井施工方法
- 下一篇:适应采空区地基变形的建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