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8945.1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1.一种缓冲器,其具备封入有流体的缸体、可滑动地嵌装在该缸体内的活塞、与该活塞连接并向上述缸体外部延伸的活塞杆、控制由上述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流体的流动来产生衰减力的主阀、针对该主阀使内压作用在闭阀方向的上的先导室、将流体导入到该先导室内的导入通路、对上述先导室和上述主阀的下游侧进行连通的先导通路、与设置在该先导通路内并将上述先导室的流体排出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上述先导室,形成有利用隔壁部件隔开的体积补偿室,使该体积补偿室与上述主阀的下游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先导阀是利用螺线管促动器动作的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先导室由有底圆筒状的壳体部件形成,上述体积补偿室利用落坐在上述壳体部件的底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突出的环状的至少两个座部上的作为上述隔壁部件的可挠性盘部件划分形成,并在上述壳体部件的底部形成有上述连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先导室由有底圆筒状的壳体部件形成,上述体积补偿室利用落坐在上述壳体部件的底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突出的环状的至少两个座部上的作为上述隔壁部件的可挠性盘部件划分形成,并在上述壳体部件的底部形成有上述连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挠性盘部件的内周侧由上述内周侧的座部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挠性盘部件的内周侧由上述内周侧的座部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限制上述可挠性盘部件的弯曲量的限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限制上述可挠性盘部件的弯曲量的限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使滞留在上述先导室内的气泡通过上述可挠性盘部件和上述外侧座部之间并向上述体积补偿室移动的气体排出流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使滞留在上述先导室内的气泡通过上述可挠性盘部件和上述外侧座部之间并向上述体积补偿室移动的气体排出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9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