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极磷虾油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87615.0 申请日: 2010-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255936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朱蓓薇;周大勇;秦磊;董秀萍;迟雅丽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1B1/02 分类号: C11B1/02;C11B1/10
代理公司: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代理人: 刘琦
地址: 11603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南极 磷虾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利用南极磷虾提取虾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其现存量的估计值约为4~15亿吨,成熟虾年产量为3~5亿吨,年可捕获量可达1亿吨左右,形成巨大的潜在渔业资源。近年来,随着世界性传统渔业资源的逐渐衰竭,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提出,使南极水域中巨大的南极磷虾资源受到一些远洋渔业发达国家的关注。我国也已把南极磷虾资源列入今后远洋渔业发展的主要开发品种之一。

目前,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以利用其蛋白质为主,而对南极磷虾油的开发利用尚不充分。南极磷虾生活在寒带水域,虾油中富含以DHA和EPA为代表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的有益健康的功效,包括改善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增加胎儿的生长速度、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高血压和高血脂及调节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这表明,南极磷虾油脂营养和药用价值高,具有很好而开发利用前景。

南极洲地处遥远、南极磷虾捕捞后需长期运输、保藏。由于南极磷虾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易腐败变质。因此,南极磷虾捕捞需迅速冷冻、低温保存才能保证虾油的原有品质,这大大提高了南极磷虾的运输保藏成本,成为制约南极磷虾虾油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要解决南极磷虾运输、保藏困难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捕捞后迅速将南极磷虾加工以制备虾油,但目前尚缺乏南极磷虾虾油的船上加工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易方法在南极磷虾捕捞后立即提取虾油的方法,是一种尤其适合船上操作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极磷虾油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tep 1、原料处理:将捕捞的南极磷虾沥干后匀浆,获得匀浆液;

Step 2、低温自溶:用功率20~40瓦、波长200~300纳米的紫外线距离0.5~1米照射所述匀浆液25~35分钟;之后在0~4℃(捕捞地区环境温度)下自溶2~10小时;

Step 3、高温自溶:向所述匀浆液中分别加入0.5~1倍体积的水、终浓度为2.0~2.5%的氯化钠溶液和0.05~0.1%的乙醇;再次用功率20~40瓦、波长200~300纳米的紫外线距离0.5~1米照射所述匀浆液10~40分钟;而后调节所述匀浆液的pH值至7.5~8.0;所述匀浆液以每10~30分钟升高3~8℃的速度升温至30~65℃,自溶2~8小时;

Step 4、超声辅助外源酶酶解:向所述匀浆液中加入0.5~1.5倍体积的水;用300~800瓦超声波(波长200~400纳米)处理10~30分钟;调节所述匀浆液的pH至7.5~8.0,向所述匀浆液中加入9~10×105U/kg底物的碱性蛋白酶,在55~65℃下酶解1~4小时获得酶解液;

Step 5、提取虾油: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0.5~1.5倍体积的正己烷,静置30~90分钟,离心得第一次上层液相和第一次沉淀;所述第一次上层液相除去正己烷后得虾油。

优选方式下,选用的碱性蛋白酶为枯草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上述Step 2和Step 3中调节匀浆液的pH值,优先选用1~6M的HCl或NaOH。

此外,在Step 5中,在获得第一次沉淀后,向第一次沉淀加入0.4~0.6倍体积的水,在干燥塔进风温度为140~170℃,排气温度为60~90℃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干粉,运回陆地用作提取营养成分的原料。或者在获得第一次沉淀后,向第一次沉淀中加入0.5~1.5倍体积的正己烷,静置20~60分钟,离心得第二次上层液相和第二次沉淀;将第一次上层液相与第二次上层液相混合后,除去正己烷得虾油。而获得的第二次沉淀加入0.4~0.6倍体积的水,在干燥塔进风温度为140~170℃,排气温度为60~90℃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干粉,运回陆地也可用作提取营养成分的原料。

上述方法Step 5中,除去正己烷的方法优选方式为:经30~45℃下减压浓缩除去正己烷,同时回收正己烷。

Step 1中“沥干”目的是将鲜活南极磷虾附着的水清除,沥干后虾本身仍保持鲜虾状态。而Step 2中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南极磷虾的自溶能力;类似的,超声波处理目的旨在增进酶解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