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棠果酒酿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7125.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樊明涛;刘晓娇;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棠 果酒 酿造 工艺 | ||
1.一种海棠果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酿造:
1)原料选择与处理
选用成熟度达八、九成,未充分成熟,果皮金黄色、微带红色的西府海棠果,剔除腐烂果,并用清水洗净;
2)破碎榨汁
将用清水洗净的果实晾干,然后破碎榨汁,破碎过程避免压破种籽,破碎后,立即加入亚硫酸进行杀菌;
3)前发酵
将经亚硫酸处理过的果汁和果渣一起加入发酵桶,以果汁和果渣为基准,在果汁和果渣中加入果胶酶、蔗糖和酵母;25℃~28℃避光发酵,发酵2d后分离除去果渣,将发酵液继续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监测发酵液的糖度,当发酵液的糖度降至5%时,补加蔗糖;当发酵液的比重小于1时,测定酒精度,达到要求的酒度时,即分离酵母停止发酵,发酵时间为7d~8d;
4)后发酵
前发酵结束后,用泵抽出澄清的新酒,经过滤后转入经刷洗和杀菌处理的另一发酵桶中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在15℃~20℃,发酵时间为25~30d,待糖度降至2g/L时,后发酵结束;
5)陈酿
将经过后发酵的液体用泵抽出,经过滤后转入洗净杀菌的密封性好的容器内,置于冷库内陈酿,陈酿温度为0-4℃,使其静止自然澄清,每隔15d对酒进行分离除去沉淀,经三次分离除去沉淀后,即得到海棠果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硫酸加入量以SO2含量计,为50mg/L~80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胶酶的加入量为40mg/L~60mg/L,酵母的加入量为300mg/L~500mg/L,蔗糖的加入量为100g/L,其中,蔗糖在发酵时加入一半,补糖时加入另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1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线载波通信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秋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