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电机驱动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6836.6 | 申请日: | 201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具恩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B62D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江南区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机 驱动 转向 系统 过热 方法 | ||
1.一种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利用位于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在一位置测量温度;
提供代表所述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在测量前的特定时间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确定测量的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值;
如果确定所述测量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值,获得代表电机驱动转向系统的转向电机的电流的电流值;
确定所述电流值是否大于预定量;
如果确定所述电流值大于预定量,通过对所述第一温度值增加第一校正值来估算代表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在当前时间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值;和
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值控制供应到转向电机的电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包括当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预定值时限制对所述转向电机的电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电流值等于或小于预定量,通过对所述第一温度值增加第二校正值来估算所述第二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值小于所述第一校正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校正系数乘以所述特定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周期来计算所述第一校正值,其中所述第一校正系数的范围从约25℃/分钟到约35℃/分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校正系数乘以所述特定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周期来 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值,其中所述第二校正系数的范围从约0.1℃/分钟到约5℃/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果确定所述测量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值,通过从所述第一温度值减去第三校正值来估算所述第二温度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三校正系数乘以所述特定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周期来计算所述第三校正值,其中所述第三校正系数的范围从约15℃/分钟到约25℃/分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值是从转向电机的电流获得的q-轴电流或d-轴电流之一。
9.一种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和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且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电机,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进一步被构造成执行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的车辆。
11.一种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测量温度,其中电子控制单元的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
确定温度,确定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温度值是否大于存储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中的先前设定的温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大于所述先前设定的温度时,测量电流,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电流传感器测量转向电流,该转向电流是转向电机的电流;
确定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测量的所述转向电流是否流动;和
当确定所述电流流动时,过滤,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输出通过对所述先前设定的温度增加第一过滤值获得的设定温度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转向电流不流动时,执行第二过滤步骤,其中输出增加了 第二过滤值的设定温度值以使由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设定温度值接近所述先前设定的温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值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不过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约0.15℃/分钟的第二校正系数计算所述第二过滤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8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