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4559.5 | 申请日: | 201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盛小海;吴娟娟;洪月;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56 | 分类号: | D01F6/56;D01F6/52;D01F1/10;D01D1/02;D01D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变色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纺丝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聚合物,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得到均一透明的聚合物溶液;将一定量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溶于该聚合物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后静置;
(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步骤(1)制得的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聚合物纺丝液进行纺丝,制备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技术参数为:直流电压6kV~50kV,喷嘴的内径为0.6~1.2毫米,喷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度,喷嘴到接收屏的固化距离为12~20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为螺噁嗪型、或螺吡喃型、或二芳基乙烯型,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或聚苯乙烯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45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