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1429.6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袁三友;陈勃生;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三友;陈勃生;袁翔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H02P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制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的电涡流缓速器与车辆原装主制动器联合工作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在制动踏板控制时,电涡流缓速器与车辆原装主制动器全程并联工作——踏下踏板时,同时进入制动状态;松开踏板时,同时解除制动状态。
这种全程同步工作模式未能减少主制动器摩擦片的工作频次,无法充分发挥缓速器的作用。
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的工作顺序是固定的,导致各励磁绕组间工作频次差别很大,而工作频次高的绕组容易损坏,影响缓速器工作。
关于电涡流缓速器与车辆原装主制动器联合工作时的控制问题,已有不少研究并获专利成果:
公告号为ZL200510034403.9的中国专利公告了一种“电涡流缓速器驱动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输入电流控制及识别和负载电流传感反馈电路,采用智能SIPMOS技术,根据当前速度变化的大小,自动决定电涡流缓速器输出挡位并保持车速恒定,该种方法使控制器上的单片机执行预先编制的驱动控制器检测控制方法的程序来达到目的。
公告号为ZL01129767.0的中国专利公告了另一种“车用电涡流减速的调节方法”,它的目的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减速调节方法,该方法能使电涡流制动力在几乎为零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内作无级调整,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申请号为200810020499.7,名称为“一种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联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涡流缓速器与汽车摩擦制动器的联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将各种开关信号输入电路、汽车行车速度脉冲信号输入电路、汽车制动踏板位置输入电路与微型计算机相连,微型计算机有多个输Ⅳ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器CPU通过内部总线接收输入/输出接口传来的数字信号、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以及模数转换器ADC的数字结果,并经逻辑判断和数值运算后将控制信号输送出去,在驾驶员没有接通联合控制开关时,微型计算机没有收到联合控制的开关信号,联合控制器就以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参数,适当调节电涡流缓速器的输出力矩,使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从而达到双模式制动、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缓速器控制方法,由于考虑多重因素,系统较为复杂,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尚有待实践的检验。就前二者而言,对制动系统的主制动器和电涡流缓速器进行独立控制还存在如下问题:1、制动系统的各装置均需要驾驶员进行一定的操作,而且这种操作通常与传统的制动操作模式不同,除了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外,还容易造成制动过程中的误操作;2、制动系统各装置的独立操作不利于汽车制动过程中相互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容易造成制动过度——影响乘坐舒适性,或制动不足——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其包括一制动踏板、一与制动踏板连接的主制动器及一电涡流缓速器,该电涡流缓速器包括一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一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控制电路及一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继电器,该车辆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一角度传感器、一与角度传感器及电涡流缓速器均电连接的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顺序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一转轴及一外壳,转轴固联于所述制动踏板的轴上,外壳同轴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固联于制动踏板,外壳与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可相对转动;转轴与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角度传感元件,用以测量二者间相对转动时的角度变化,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顺序控制器为一逻辑控制电路,其根据角度传感器传输的制动角度信息控制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
一种上述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制动踏板的制动角度较小时,根据角度传感器传输至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顺序控制器的逐渐增大的角度信息,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顺序控制器依次接通电涡流缓速器各励磁绕组工作控制电路,使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投入工作的组数,随着制动踏板的制动工作角度的增大,也逐渐增加至全部;当制动踏板的制动角度继续增大,车辆原装的主制动器参与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共同制动。
在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绕组工作顺序控制器依次接通电涡流缓速器各励磁绕组工作控制电路的过程中,还要按照均匀负荷的原则,使承受最大负荷的绕组在各励磁绕组间不断变换,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励磁绕组工作负荷的均衡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三友;陈勃生;袁翔,未经袁三友;陈勃生;袁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成套柜体标牌定位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遥控门铃及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