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7665.0 | 申请日: | 201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卢磊磊;李福生;卢淼淼;卢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磊磊;李福生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豆抹茶泡腾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纳豆、抹茶为主料再配上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纳豆、抹茶和各类载体经过一定制备方法而制成:纳豆5-30重量%,抹茶20-60重量%,碳酸氢钠15-35重量%,可食用有机酸2545重量%,并适量添加赋形剂、润滑剂、矫味剂、芳香剂、3%PVP无水乙醇等辅料。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豆、抹茶及辅料分别预先进行真空低温冷冻脱水干燥处理,获得细小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泡腾片的纳豆、抹茶经多次循环酶解预处理,获得不同分子量的片段,采用常规的分离技术分离大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肽片段,分离得到的分子量≤2000的低分子量多肽混合物,其中所述纳豆酶解产生的低分子量多肽和大分子量多肽不进行纳米化处理。
4.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豆经酶解后产生的大分子多肽混合物含有纳豆激酶。
5.根据权力要求1或3所述的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抹茶经酶解产生和经再分离的大分子量的多肽进行纳米化处理。
6.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常规的分离技术可选用膜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联合使用。
7.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纳豆抹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
a)原料干燥
1)取新鲜纳豆、抹茶主原料,用脱水干燥机分别低温真空脱水干燥得微孔颗粒或粉状成品;
2)有机酸、碳酸氢钠、矫味剂、润滑剂、甜味剂、芳香剂等辅料分别置于50度以下干燥,其中赋形剂置于35度以下干燥,使各物料水份含量小于2%;
b)紫外线灭菌处理
通过紫外线照射对物料进行灭菌处理;
c)粗粉碎
将经步骤a)、b)处理后的原料分别粉碎、筛分,过40目筛;
d)细微粉碎
1)将步骤c)的纳豆、抹茶粉末再经细微粉碎、分别过800-3000目;
2)将步骤c)的辅料粉末再经细微粉碎,分别过100目,得粉末-D贮存备用;
e)酶解
将步骤d)1)中经细微粉碎的纳豆、抹茶粉末经多次循环酶解,之后,采用常规分离技术进行低分子量多肽与大分子量多肽的分离,分离的所述低分子量多肽-B的分子量≤2000,其中,低分子量多肽占的比例≥70%,优选80%,更优选90%,其中,纳豆经酶解产生的大分子量多肽-C不经纳米化处理含纳豆激酶,进一步,所述抹茶经酶解产生的大分子量多肽进行纳米化处理;
f)干燥
再经脱水干燥机分别进行低温真空冷冻脱水干燥,使其水份含量小于2%
g)纳米粉剂制备
经步骤e)、f)处理后的抹茶运用纳米技术进行纳米化,整个过程在保护气中进行,最后获得粒度≤500nm,得纳米级粉末A-抹茶;
h)混合
在保护气的保护下,充分混合纳米化粉末A和B及所述大分子量多肽,然后与粉末-D中的酒石酸混合均匀,再将粉末-D中的剩余辅料与上述混合物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
i)制粒
加入适量的PVP无水乙醇于h)中的混合物料,制成软材,用筛网制粒
j)干燥
低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2%,经筛网整粒后得干燥粒;
k)压片
将上述干燥粒在干燥环境下压片,即得纳豆抹茶泡腾片。
8.根据权力要求1至7所述的任一权力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了纳豆抹茶的营养成分利用率和其包含的小肽的生物学功能,及保留了纳豆所含的纳豆激酶的溶栓效果,具有食疗和保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磊磊;李福生,未经卢磊磊;李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76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超导体-层配置体
- 下一篇: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