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救援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8474.8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峰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救援 逃生 | ||
1.一种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包括蜗轮壳体(1)、壳罩(10),所述壳罩(10)通过端盖(8)与蜗轮壳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壳体(1)、壳罩(10)内设置蜗轮轴(15)、蜗轮( 5)、大齿轮(26)、大齿轮轴(22)、小齿轮(39)、蜗杆(33)、小齿轮轴(38)、绳盘(41)、绳索(11),所述蜗轮壳体(1)下端设置吊环孔(19),所述蜗轮轴(15)一端通过轴承(3)设置在蜗轮壳体(1)上,另一端依次连接蜗轮(5)、绳盘(41),所述绳盘(41)上连接绳索( 11 ),所述大齿轮轴(22)通过轴承(3)设置在蜗轮壳体(1)上,其一端设置下降手柄(21),另一端与大齿轮(26)连接,大齿轮(26)与小齿轮(39)啮合,所述小齿轮(39)与小齿轮轴(38)连接,小齿轮轴(38)通过轴承(3)设置在蜗轮壳体(1)上,小齿轮轴(38)一端依次连接蜗杆(33)、上升手柄(18),所述蜗杆(33)与蜗轮(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壳体(1)上设置导向阻尼(9),所述导向阻尼(9)包括钢球(62)、导向套(59)、柱头螺栓(61)、弹簧(60),所述钢球(62)侧壁设置柱头螺栓(61),所述导向套(59)连接弹簧(60)设置在钢球(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手柄(18)、下降手柄(21)为可折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11)为航空钢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轴(39)与小齿轮轴(38)为同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10)上设置有手柄(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救援逃生器还包括U形墙壁夹紧支架,所述U形墙壁夹紧支架主要由外支承板(44)、内支承板(43)和连接支承板(45)组成,所述外支承板(44)、内支承板(43)与连接支承板(45)之间通过一组支承角铁(50)连接,支承角铁(50)通过定位螺母(49)与连接支承板(45)固定,所述内支承板(43)上设置一组锁紧螺栓(47),所述连接支承板(45)靠近外支承板(44)端设置支承轴(48),所述支承轴(48)与吊钩(63)连接,所述吊钩(63)与绳索(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承板(44)与连接支承板(45)内铰链,所述内支承板(43)与连接支承板(45)外铰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支承角铁(50)数量为4块的直角铁,所述一组锁紧螺栓(47)数量为6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救援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63)包括钩头(53)、保险扣(52)、连接杆(54),所述钩头(53)与保险扣(52)配合连接,钩头(53)未端与连接杆(54)连接,所述连接杆(54)上端设置绳索孔(57),中间设置加固U形螺栓(58),未端设置绳头孔(55),所述绳头孔(55)对应设置有加固螺栓(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峰,未经周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84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