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波裂缝预测与剥层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7725.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阳;狄帮让;王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8;G01V1/3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波 裂缝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新的裂缝预测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纵波裂缝预测与剥层方法。
背景技术
裂缝是地下油气储集和运移的重要空间,因此寻找裂缝是地震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利用纵波的方位变化信息来研究裂缝方位各向异性的技术比较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假设上覆层是各向同性的或具有相同裂缝方向的介质,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为了克服这个限制,有人提出针对垂向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NMO方法,但是由于误差传播等问题,NMO方法需要仔细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可应用性很低。
Li(1997,1999)给出了一种不同的利用纵波资料确定裂缝方向的方法,试图克服在方位纵波AVO分析和NMO速度分析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方法是基于正交测线上的旅行时差,这个时差被定义为纵波方位时差响应(AMR)。这个方法要求有两两正交的四条测线,形成两个正交测线对。通过分析两个对应的AMR,来求取裂缝方向,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方位分布稀少时的情况。
I.纵波AVO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个包含垂直裂缝的介质可以把它看成是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H)。在此首先介绍TIH介质中的Thomsen参数和裂缝检测的基本方法。考虑TIH介质,用vp0和vs0分别表示纵波的垂直速度和快横波速度,在自然坐标系:裂缝的法向为x1、裂缝方向为x2、垂直方向为x3,设刚性张量为Cij,密度为ρ,则Thomsen参数定义为:
ε=(C33-C11)/2C11;γ=(C44-C66)/2C66;(1)
这项参数是针对具有水平对称轴的TIH介质,Tsvankin(1997)给出了另一种Thomsen参数描述方法,假设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存在一个含有垂直裂缝的目标层,这个裂缝层可等效为一个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并称作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在这种介质中,纵波的属性参数,即纵波的振幅、旅行时或层速度可用以下方程近似表示出来:
F(θ,φ)=A(θ)+B(θ)cos2φ+C(θ)cos22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