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7250.5 | 申请日: | 201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樊胜军;李慧民;刘慧军;马海骋;牛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2/92;E04D1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钢 车间 改建 教学楼 方法 | ||
1.一种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拆掉轧钢车间原有的四面围护砖墙;
2)将轧钢车间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之间加设楼梯;
3)对轧钢车间的上、下两层加设墙壁得到上层教室、上层走廊和下层教室、下层走廊;
4)将轧钢车间原有的天窗进行封闭;
5)对上层教室设吊顶;
6)对轧钢车间的屋檐进行排水改造;即得改建的教学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轧钢车间内部分为上、下两层包括如下步骤:在轧钢车间内部沿纵向增设两列柱(8),每根柱(8)下方的地面以下设独立基础(30),所述独立基础(30)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在每个独立基础(30)与其上部的柱(8)之间设承台(31),在相邻的承台(31)之间设拉梁(33);将柱(8)的中段现浇钢筋混凝土成为楼板(7),从而将轧钢车间分为上、下两层;轧钢车间的屋面板直接作为改造后的上层的屋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的两根柱(8)的间距为纵向的两根牛腿柱(1)间距的两倍,每个柱(8)均设在纵向的两根牛腿柱(1)间连线的平分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基础(30)的直径为8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楼梯为室外或室内楼梯,所述楼梯是双跑楼梯或单跑楼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对轧钢车间的上、下两层加设墙壁得到上层教室、上层走廊和下层教室、下层走廊包括如下步骤:在每两个横向的柱(8)的连线上设置隔墙(10),所述隔墙(10)的长度为教室所需宽度;所述隔墙(10)将轧钢车间分隔成若干个上层教室和下层教室,隔墙(10)作为上层教室和下层教室的前、后墙;在轧钢车间左侧纵向的牛腿柱(1)间设第一玻璃幕墙(9)作为上层教室和下层教室的左侧外墙,在第一玻璃幕墙(9)下方设矮墙(29);在所述隔墙(10)的右端纵向设置第二玻璃幕墙(13)作为每个教室的右侧外墙,所述的第二玻璃幕墙(13)与右侧的一列柱(8)之间设为走廊;所述走廊包括上层走廊(28)和下层走廊(3),在上层走廊(28)边缘设置上层扶手(11);每个教室分别设置前门(24)和后门(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幕墙(9)采用中空玻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对上层教室设吊顶包括如下步骤:在柱(8)之间及柱(8)与第二玻璃幕墙(13)之间用第一H型钢(14)连接;在第一H型钢(14)按横向每隔一定距离固结第二H型钢(15);在第二H型钢(15)上按纵向均匀焊接若干根方钢管(16),方钢管(16)与吊杆(34)固连,在吊顶(17)上铺设聚苯保温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车间改建教学楼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对轧钢车间的屋檐进行排水改造包括如下步骤:在轧钢车间的屋架(26)的外沿设置有坡度的排水沟(27)及通往地面的PVC排水管(2),并在排水沟(27)的外侧设夹芯彩钢板(4),使原来轧钢车间的自由排水变为有组织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