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5179.7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云;涂增清;卢宇靖;张焜;方岩雄;汤志恺;莫容清;薛贵华;董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248 | 分类号: | C07C49/248;C07C49/245;A61K8/35;A61K31/12;A61Q19/02;A61Q19/00;A61P17/00;A23L3/349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苯烯酮 及其 衍生物 作为 酪氨酸 抑制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药物、食品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在制备美白化妆品、美白祛斑药物、食品保鲜防褐变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色素障碍性疾病及恶性黑色素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蔬菜水果保鲜防止褐变也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一个迫待解决的课题,这跟黑色素的过度沉积密切相关。高效、低毒性的抗黑色素过度沉积的药物一直是化学家和药物学家密切关注的热点。抗黑色素过度沉积的药物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实现的。
酪氨酸酶(EC1.14.18.1)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及微生物中,是一种含铜离子的氧化还原酶,它具有单酚酶和双酚酶的特性,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及产生色斑的关键酶,与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如雀斑、黄褐斑等色素性障碍疾病及黑色素肿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亦是引起蔬菜水果发生酶促褐变的主要酶类。酪氨酸酶催化合成黑色素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步:第一步,将L-酪氨酸催化形成L-多巴胺(L-3,4-二羟基苯丙氨酸);第二步,多巴胺氧化成多巴醌,多巴醌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5,6-二羟基吲哚;第三步,5,6-二羟基吲哚氧化成二羟基吲哚醌,二羟基吲哚醌通过聚合形成黑色素。其中第二步是整个过程的速度限制步骤,通过抑制该步骤中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因此,寻找高效、毒副作用小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作为皮肤增白剂应用于化妆品和医药行业,及作为蔬菜水果防褐变的保鲜剂应用于农业领域,是酪氨酸酶抑制剂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设计和合成一些新型结构的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上述提供的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在制备美白祛斑化妆品和药物中的应用,以及用于海产品、蔬菜水果保鲜等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根据一些对酪氨酸酶具有很好抑制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如具有美白效果的多酚化合物姜黄素),设计合成得到本发明的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多巴胺为多巴醌的能力。本发明的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化学结构如式(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XIII)、(XIV)所示:
上述式(I)、(II)、(III)中:Y1为(a)、(b)、(c)、(d)中之任一,Y2为(a)、(b)、(c)、(d)、(e)、(f)、(g)、(h)、(i)、(j)、(k)、(l)中之任一;
当Y2为(e)时,(e)中的取代基R1,R2,R3,R4,R5同时或部分为H、-OCnH2n+1(n=0-4)、-CnH2n+1(n=0-4)或-OH;
当Y2为(h)时,(h)中的取代基R1,R2,R3,R4,R5,R6,R7同时或部分为H、-OCnH2n+1(n=0-4)、-CnH2n+1(n=0-4)或-OH;
当Y2为(i)、(j)时,(i)、(j)中的取代基R1,R2,R3,R4同时或部分为H、-OCnH2n+1(n=0-4),、-CnH2n+1(n=0-4)或-OH;
当Y2为(k)时,(k)中的x为NR、O或S,其中R为-CnH2n+1(n=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