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豆腐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2265.2 | 申请日: | 201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晏崇芬;吴群英;宁玉白;夏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晏崇芬 |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53104 | 代理人: | 许永昌 |
| 地址: | 655418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腐生产技术,具体是黄豆腐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是居家生活常用的植物蛋白食品,使用的原料是大豆,也一些地方也称黄豆,其加工方法是自古至今沿用的传统方法,即把大豆浸泡,磨成浆状,经挤压过滤去渣,也称豆粕,可作饲料等用。而留下来的浆液,经加热煮熟成豆浆,在豆浆中加石膏溶解成的浆即可生产出常用的白色豆腐。这样的豆腐虽然为千百年来人们习惯的大豆为原料的深加工食品,鲜炒豆腐为多数常用的食法,也可通过酱油卤制后凉食,或油煎炸吃的,还有放置发酵成为臭豆腐吃。后几种加工豆腐的方法都不能保持豆腐的鲜味,鲜豆腐固有的营养不同程度受到损失。但鲜豆腐只具单一的大豆原有成分,同时鲜豆腐的颜色因单纯而感到厌倦,同时豆腐生产过程使用石膏浆点制,使豆腐中存在着难于消化的钙质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黄豆腐加工方法,增加传统豆腐的营养,又使豆腐外观生成一层具有独特营养物质的乳黄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黄豆腐加工方法,采用黄豆为原料,经选料、泡豆粒、磨浆、滤浆、煮浆、包块、点浆、腌制工艺制成,具体是:黄豆去壳;豆粒泡约3~4小时;用石磨或机磨磨成浆;把磨好的浆装入棉布制成的布袋,用开水冲入不断搅拌并挤压过滤,直至滤下的是清水为止得到生豆浆;先用小火,再用大火煮浆,直到豆浆完全沸开,把煮好的豆浆放入容器内得到熟豆浆;酸浆水点浆,把加热到沸腾的酸浆水加在新煮沸的熟豆浆中,搅拌均匀,以100斤豆浆用18斤-25斤酸浆点制得到水豆腐(即含水量大,待挤压排水的豆腐);包块,用6-8寸长的方形布料(丝质性、细腻的的确良布)把点制好的水豆腐包成方形,压紧排到水分含量20%-30%,解开,放入可沥水的容具中再排掉5%的水分备用。
把姜黄去皮,晾干,磨成粉备用。经三煮三挂煮腌上色工艺成黄豆腐。把水烧开,第一次每50斤水加入姜黄粉50克,煮沸熬制2分钟,成姜黄水,在备好的姜黄水中以腌煮100斤豆腐加精制食盐40-45克的盐量溶入姜黄水中待用;再把包成块的豆腐25斤放入前述的姜黄沸水中,待水再次沸开,立即从锅内捞出豆腐,稍晾干后,即可挂在串子上进一步晾干。第二次加入与第一次同量50斤沸开的水,加25克姜黄粉,与步骤一同样方法处理上一过程中晾干的豆腐,第三次将第二次处理后并晾干的豆腐放容器中清水煮制,要求煮到水接近煮沸状即可取出挂串,晾干后即成黄豆腐。整个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人工色素,其色泽鲜黄,方方2寸
前述的姜黄水是用纯天然的中药材植物-姜黄去皮,晾干,磨成粉,用时放入水中制得。
前述的点浆用的酸浆水也称酸浆,是做豆腐工序中从豆腐中挤压出的水分,流入容器,放置自然发酵24小时以上即成下次做豆腐点浆的酸浆水。点浆用的酸浆水,用它点浆做豆腐,可避免石膏水点浆做出的豆腐存在的不足。
按照上述方法就可制得一种黄豆腐,黄豆腐价廉物美,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养颜润肤,由于原料的选取,做豆腐过程中向豆浆内点浆工艺中使用的是酸浆,属于易消化的植物提取浓缩物质,可避免使用石膏类矿物点浆存在的影响消化甚至结石的问题。在豆腐做好后用姜黄上色,即改变了豆腐的外观效果,质地硬实,肉质嫩,滋润可口,增进食欲。因使用姜黄素制成黄豆腐,也能使姜黄的降血脂、抗炎、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抗氧化等药效在进食豆腐时得到利用;使黄豆腐比普通白豆腐增加了保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制做豆腐:黄豆腐是选用优质黄豆,用山泉水、酸浆、食盐、姜黄等为配料精制而成。与一般白豆腐相比,增加了一个把姜黄煮制在豆腐表面的工艺过程,其余工序与做白豆腐相同。其实施方式,重点是姜黄的制取,白豆腐的点浆和上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崇芬,未经晏崇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2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