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61576.7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2077790A 公开(公告)日: 2011-06-01
发明(设计)人: 陈瑞芳;童万平;李琼珍;苏琼;杨家林;蒋艳;蔡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60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獭蛤 人工 育苗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贝的选择及培育:亲贝一般选择体表光滑无损伤,健康强壮,水管及斧足部伸缩有力,规格为16-20个/公斤的成年贝,采捕回来后用5ppm的高锰酸钾海水溶液浸泡5-3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后置于亲贝培育框中放入亲贝培育池,培养池水深1-3米,亲贝培育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30-40个,亲贝培养期间控制海水温度及盐度,采取升降式悬浮吊养方式,白天把亲贝培育框沉降至育苗池底部,夜晚再升上来悬浮于水面,每日吸污换水1-2次,换水量40%-50%,投喂优质单胞藻饵料,投喂量是在每10立方米培育水体中投放3-30万个细胞/毫升的单胞藻饵料300-500升,如此强化培养5~7天;

(2)人工授精:取上述培养后的亲贝,剖开分出雌、雄亲贝,按雄贝比雌贝1∶5-10的比例,分别从贝中取出精子和卵子,把卵子细胞放入浓度50-90ppm的含氨海水中,静置激化10-30分钟,将两者混合均匀进行人工授精,由于大獭蛤受精卵为沉性卵,可待全部卵子受精后,去除上清液,收集沉入底部的优质受精卵;

(3)人工孵化:在孵化池中加入消毒海水,控制孵化水温及孵化海水盐度,按每毫升海水分布10-15个受精卵的密度,把优质受精卵放入孵化池中进行集中孵化,通过微充气使受精卵处于半悬浮的运动状态,经过30-40分钟孵化分裂为二细胞,5-7个小时进入多细胞期,8-10个小时原肠腔基本形成,12-14小时单轮幼虫出现,此时幼虫开始慢慢旋转上升,至18-22小时发育成直线绞合幼虫即“D”型幼虫;

(4)幼体选优:大部分大獭蛤受精卵经过18-22小时的人工孵化,都能发育成直线绞合幼虫即“D”型幼虫,并出现上浮集群现象,而那些先天不足幼虫大都未能上浮而暂时停留在孵化池的中下层,此时用300目的筛绢网袋来收集优质幼虫;

(5)幼体培育:将优质幼虫按前期3-5个/毫升海水的密度放入培育池中进行人工培育,采取全程避光培育的方式进行,培育期间杜绝一切光源,在幼虫生长到后期,体长达到120-150微米时进行二次分池,控制密度在0.5-1.5个/毫升海水,培育期间每天1-3次投喂单胞藻饵料,投喂量是在每10立方米培育水体中投放3-30万个细胞/毫升的单胞藻饵料50-500升,培育期控制水温及盐度,培育过程连续常规充气增氧,幼虫进入育苗池70-80小时开始换水,日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是20%-50%,经过8-10天的培育,幼虫体长达到300微米左右时可见棒状足在两壳缘间伸缩,此时投放附着基诱导其变态附着;

(6)稚贝培育:附着在附着基上的种苗在育苗池中继续培育,期间每日彻底换水两次,每天1-3次投喂单胞藻饵料,投喂量是在每10立方米培育水体中投放3-30万个细胞/毫升单胞藻饵料50-500升,培育期间控制水温及盐度,经过20-40天培育,即得到能进入埋栖生活的体长达2-3毫米的稚贝种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中海水温度20~30℃,盐度23‰~35‰,PH值8.0~8.6,溶解氧(DO)4-8,化学耗氧(COD)0.5-1.0毫克/升,氨氮(NH3-N)0.2-0.6毫克/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海水指的是用1-2PPM含氯消毒剂处理过,经过1-3天曝晒后的海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胞藻饵料指的是自然生长环境下采收的亚心型扁藻、小球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或牟氏角毛藻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的含藻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基指的是细沙、粗沙、筛绢网片或由厚度是1-3毫米,直径是5-20厘米做成的圆形或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中心穿洞塑料簿片,用塑料绳或金属线或纤维线穿过簿片中心而串成的塑料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5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