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箱供氧用曝气管的配置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8987.0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气管 配置 结构 | ||
1.一种渔箱供氧用曝气管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渔箱(7)内安置开设有通水孔的舱底透水板(3),在所述舱底透水板(3)的下面悬置氧气曝气管(1)和输氧分支管(2);
所述的氧气曝气管(1)和输氧分支管(2)水平布置经由管接头相互连接;输氧分支管(2)布置在渔箱(7)的舱底一侧,若干根氧气曝气管(1)并排布置且仅以其一端采用T型方式垂直连接一根输氧分支管(2);或者,输氧分支管(2)布置在渔箱(7)的舱底两侧,若干根氧气曝气管(1)并排布置且以其两端采用工字型方式垂直连接两根输氧分支管(2);
所述的氧气曝气管(1)和输氧分支管(2)由环状抱箍及紧固零件(4)与所述的舱底透水板(3)固定联接;
所述的舱底透水板(3)上开设的通水孔为圆形孔或腰形孔;
所述的舱底透水板(3)与渔箱(7)的箱内底板(6)通过支承垫高柱(5)固定联接,支承垫高柱(5)的高度大于氧气曝气管(1)、输氧分支管(2)和抱箍及紧固零件(4)连接与紧固后的结构外形高度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渔箱供氧用曝气管的配置结构,其特征是:
所述渔箱(7)是U形的或是矩形的,抑或是椭圆形的;
所述渔箱(7)是有箱盖封闭式的,抑或是无箱盖开放式的;
所述渔箱(7)是内外板面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的双层结构型的,抑或是单层结构型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渔箱供氧用曝气管的配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氧气曝气管(1)的氧气来源于液氧罐(14);液氧罐(14)通过供氧总管(13)、一只氧气流量显示仪(12)连接纯氧气体分配器(11),继而通过多只流量控制阀(10)将输氧总管(9)与输氧支管(8)连接,再通过输氧支管(8)与输氧分支管(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渔箱供氧用曝气管的配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氧气曝气管(1)是微孔曝气软管,抑或是微孔曝气硬管;所述微孔是纳米级,抑或是微米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渔箱供氧用曝气管的配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若干根氧气曝气管(1)的并排间距为10至5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9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带
- 下一篇:兰索拉唑脂质体组合药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