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冻味的蔬菜、豆类的加工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7158.0 | 申请日: | 201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谭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冻味 蔬菜 豆类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食品加工,尤其涉及蔬菜的冷冻保存,具体说是无冻味速冻蔬菜鲜豆类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速冻蔬菜,是人们生活中,餐桌上一种反季节,常年低温地区不产的蔬菜食物。为满足市场需求,现各国蔬菜加工企业,将当地特产的蔬菜,进行水或油漂烫方法,通过低温速冻,来长期贮藏,出口销售。2005年德国自产速冻蔬菜达18.5万吨,中国速冻蔬菜超过二千万吨。按常规技术加工出各种蔬菜,在速冻过程,蔬菜细胞被破坏,易出现冻味,影响人们食欲口感性,失去市场竞争力与产品价值。中国专利公开的日本(JP)申请的蔬菜的冷冻保存方法,申请号95191193.7,采用对速冻蔬菜中添加糊精、多糖、食盐等,通过对蔬菜细胞内的浸渍,同时在细胞的内外充填,抑制冰结晶产生的冻害,解冻后蔬菜,咬头、色调、味觉、综合评价,与速冻前蔬菜差异不大。该方法因使用大量添加剂,增加生产成本,失去市场竞争能力。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冻干蔬菜片的加工制作方法,申请号:2005100435540,该方法分别将蔬菜预先加工成条形、菱形、三角形或圆形,放入含有海藻酸钠,淀粉、食盐、调味料的水溶液中浸泡,再通过真空干燥,按常规系统速冻生产工艺,加工出冻干蔬菜。该方法,没有根本去掉速冻蔬菜的冻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各种方法加工的速冻蔬菜遗留有冻味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按不同的鲜豆类蔬菜,采用不同级孙氏漂烫度,使蔬菜肉质里外漂烫均匀,由于油漂烫的蔬菜肉体内的小水分团在低温结晶过程中,受到油模阻挡,使用各个小水分子团难聚集一起,不会造成蔬菜内细胞冻伤害,达到解冻后的蔬菜不易出现冻味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无冻味速冻蔬菜鲜豆类包括:(按中国食物成分表顺序)
A03001扁豆 A03007荷兰豆 A03016四季菜豆
A03002蚕豆 A03009虹豆 A03017碗豆
A03003刀豆 A03010长虹豆 A03019东北油豆角
A03004豆角 A03012垅船豆 A03020芸豆
A03005白豆角 A03013龙豆 A03021豆角豆
无冻味速冻蔬菜鲜豆类及其加工方法包括:无冻味水漂烫速冻蔬菜鲜豆类加工方法,无冻味油漂烫速冻蔬菜鲜豆类加工方法。
一、无冻味水漂烫速冻蔬菜鲜豆类其加工方法:
l、取无虫蛀,无污染的鲜豆类蔬菜、去掉鲜豆筋丝,放入其20~30℃温水中浸泡,时间为5~20分钟,将鲜豆类蔬菜表面残留农药、叶肥物质溶于水中,再用清水漂洗多遍,淋去鲜豆类菜表面的水,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将鲜豆类蔬菜表面水分自然风干;
2、用金属刀具,在鲜豆类蔬菜的鲜豆中间,划开深度为鲜豆厚度的一半左右,划开长度为鲜豆长度为三分之二左右口子;
3、水漂烫:把添加入1~10%食用盐等的水加热到100℃吋,分别将鲜豆放入水沸中水漂烫,使鲜豆表面与划开口的鲜豆内漂烫均匀,达到孙氏二级漂烫度时,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其温度为5~15℃;
4、脱水:取出冷却的鲜豆,淋去鲜豆表面上水,放入脱水离心机内,通过高速离心作用,将刀划开口的鲜豆内的水分淋出去;
5、按常规速冻蔬菜生产工艺,在低温-30℃环境中进行速冻,贮藏。
二、无冻味油漂烫速冻蔬菜鲜豆类其加工方法:
1、取无虫蛀、无污染,皮可食用的鲜豆类蔬菜,去掉鲜豆筋丝,放入其20~30℃温水中浸泡,时间为5~20分钟,将鲜豆类蔬菜表面残留农药、叶肥物质溶于水中,再用清水漂洗多遍,淋去鲜豆表面的水,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鲜豆表面水分自然风干;
2、用金属刀具,将水分风干的皮可食用的鲜豆类蔬菜,在鲜豆中间,划开深度为鲜豆厚度的一半左右,划开长度为鲜豆长度为三分之二左右口子;
3、油漂烫:把已添加入保质剂、抗氧化剂的食用油,加热到110~150℃时,将鲜豆放入热油中漂烫,使鲜豆表面与划开口的鲜豆内漂烫均匀,.达到孙氏三级漂烫度时,捞出,淋去鲜豆表面上油,在低温环境中,进行自然冷却;
4、脱油脂:取自然冷却的鲜豆类蔬菜,放入脱油脂离心机内,通过高速离心作用,将刀划开口的鲜豆内的食用油淋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兔肉丸子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水稻铬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