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5679.2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酸 耐高温 高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法冶炼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领域,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湿法冶炼中其加压浸出釜内衬陶砖的耐酸、耐高温、耐高压、耐温度急变性能对加压浸出釜的使用寿命用很大影响,现有技术中的内衬陶砖耐酸、耐高温、耐高压、耐温度急变性能差,在使用中容易破裂、爆皮、砖层大面积脱落而影响加压浸出釜的寿命,甚至造成停产。因此为适应湿法冶炼中加压浸出釜内衬陶砖性能的要求,需要开发一种耐酸耐高温耐高压耐温度急变陶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陶土65%~75%、长石粉2%~5%、滑石粉3%~7%、焦宝石15%~25%。各组分的粒度为:陶土150~250目、长石粉180~300目、滑石粉180~300目、焦宝石12~40目。各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陶土:SiO2含量为66%~70%,Al2O3含量为18%~28%,Fe2O3含量<1.5%;
长石粉:K2O含量>10%,Fe2O3含量<0.5%;
滑石粉:MgO含量≥31%,Fe2O3含量<1.0%;
焦宝石:Al2O3含量为40%~50%,Fe2O3含量<2.0%。
一种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按重量百分数计,将陶土65%~75%、长石粉2%~5%、滑石粉3%~7%、焦宝石15%~25%混合后,加入各组分总重量3%~6%的水并搅拌均匀,进行初次炼泥后放置陈腐15~20天;b.然后真空炼泥、开片一次炼泥成型、自然干燥、二次成型;c.二次成型后的产品放入干燥烘房中烘干,烘干后的产品进行装窑烧制,烧制过程的温度控制为:前期预热温度,从100℃均匀升温至600℃,时间控制在25~35小时,然后再逐渐升温至900℃,时间控制在13~23小时,再继续均匀升温至1290~1310℃,时间控制在6~12小时左右,然后进行缓慢冷却至200℃以下,时间控制在43~53小时,开始出窑检验成品按规格包装入库。
上述的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烧制过程温度控制优选为:前期的预热温度,从100℃均匀升温至600℃,时间控制在30小时,然后再逐渐升温至900℃,时间控制在18小时,再继续均匀升温至1290~1310℃,时间控制在9小时,然后进行缓慢冷却至200℃以下,时间控制在48小时。
上述的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的制备方法,其在于各组分的粒度为陶土150~250目、长石粉180~300目、滑石粉180~300目、焦宝石12~40目。各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陶土:SiO2含量为66%~70%,Al2O3含量为18%~28%,Fe2O3含量<1.5%;
长石粉:K2O含量>10%,Fe2O3含量<0.5%;
滑石粉:MgO含量≥31%,Fe2O3含量<1.0%;
焦宝石:Al2O3含量为40%~50%,Fe2O3含量<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产品的耐压、耐高温、耐腐蚀和耐温度急变性能得到大大提高,且性能稳定,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加压釜内衬。完全能满足加压浸出釜的生产需要,并且能明显延长加压浸出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备耐酸耐高温耐高压陶砖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