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攀爬装置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2040.9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跑;周鑫;赵朝阳;徐增洪;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攀爬 装置 提高 河蟹 养殖 成活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攀爬装置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河蟹在池塘或其它水域中饲养过程中提高养殖成活率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是我国优质水产经济品种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开展了河蟹的人工养殖,目前已形成了产业化的生产体系。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河蟹养殖已形成了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围网养殖、河道养殖和水库养殖等多种模式,从养殖类型上可分为生态养殖、精养和粗放式养殖。无论是何种养殖模式或类型,河蟹养殖的成活率始终是影响产量和效益提高的重要指标。
为提高养殖产量和降低发病率,河蟹的生态养殖已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其养殖工艺流程是:①清理和消毒养殖水体和池底;②注水过滤;③种植水草;④选购优质蟹苗;⑤投放人工饵料和螺蛳;⑥改善养殖水环境和生态;⑦清除敌害和防病;⑧捕捞。上述技术措施中种植水草是河蟹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这是因为水草具有以下的功能:①可作为河蟹的饵料;②水草可作为河蟹的隐蔽物;③水草可以遮荫和降低水温,使夏季的水温不至于太高;④水草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盐,有利于生态的平衡和水质的改良。因此水草长势和密度直接关系到河蟹成活率和养殖产量的提高。但水草大量生长后不利水体的上下对流,高温季节极易发生底部水体局部缺氧的情况,同时水草的疯长减少了河蟹的活动空间,不利于河蟹觅食人工饲料,当水体发生缺氧时,河蟹从密布的水草丛中攀爮和逃避均十分困难。除此之外,水草的疯长还会引起底部水草因缺少光照而腐烂,极易引发蟹病。目前对水草疯长的控制方法主要有:①定期进行人工割除;②在水草丛中开出通道;③投放增氧粉;④增设微孔增氧机;⑤降低养殖密度;⑥减少饵料投放。上述方法在水草疯长时对防止河蟹缺氧和发病确有较好的效果,但割除的水草和人工开出的通道很快就会被水草所覆盖,且清除水草又废时和废工,稍不及时就会发生死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利用攀爬装置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该河蟹攀爬的装置的设置,能使河蟹在水体缺氧或蜕壳时可攀附在该装置上,以降低河蟹由缺氧引起的死亡率和自相残杀率,从而提高河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本发明一种利用攀爬装置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该工艺步骤包括攀爮装置构建、网片设置密度、网片的悬挂方式三大步骤,特征是:
(1)、攀爮装置构建: 包括网片选择、网片结构和网片设置;所述网片选择是选购网目0.5-1.5厘米的聚氯乙烯网片;所述网片结构是将网片裁剪成长5-50米、宽度0.8-2.0米的长条形网片;所述网片设置是将网片垂直悬挂在池塘的养殖水体中,并每间隔2-5米用竹桩固定;所述竹桩的直径为2.5-8.0厘米,高度为1.5-2.2米;
(2)、设置密度:在养殖水体的水草丛中每间隔5-30米开出一条宽1-3米的通道,通道内的水草必须清理干净,通道两侧各设置一条平行的攀爮装置;
(3)、网片的悬挂方式: 网片的上纲固定在与水面平齐的竹桩部位,可上下移动,中纲和下纲固定在竹桩上,下纲固定在距池底20-50厘米的竹桩上;所述上纲与水面平齐是指垂直布设的网片上纲与6-10月份养殖水位的水面平齐;所述6-10月份的养殖水位深为1.5-2.2米。
所述攀爮装置是可供河蟹在水体缺氧时攀爮出水面,同时也可供河蟹蜕壳时攀爮,以降低蜕壳后软壳蟹被残食的概率。
所述水草丛中的通道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清除一定范围内的水草后形成的过道,该过道可以增加水体上下的对流量,同时可以作为饵料投喂的通道,以利于河蟹的觅食。
所述的通道两侧各设置一条可供攀爮的网片可以起到隔离水草的作用,防止水草向通道蔓延,以确保通道的畅通。
所述的网片上纲在竹桩上的固定位置可由人工根据水位高低进行调节,是指水位上涨时网片上纲向上提,水位下降时,上纲向下降,以确保网片上纲始终与水面保持平齐。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水草疯长时可供河蟹攀爮出水面,防止其缺氧死亡。2、可以为河蟹蜕壳提供攀爮的隐蔽物,防止被残同类残杀。3、可防止水草覆盖通道,确保水体能上下对流,有利于水底溶氧状况的改善。4、可降低经常清理水草的成本和劳动强度。5、有利于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产量和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攀爮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分米波、微波、饱和水气烘烤烤烟工艺
- 下一篇: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