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1410.7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02 | 分类号: | B29C5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26016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产品 成型 质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封产品中,某些系列的产品要求打弯成型,对成型面和成型尺寸都有很高的要求。它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由打弯凸模固定座1、打弯凸模2、打弯凹模3、打弯凹模固定座4及成型卸料块5组成。由于产品6成型,是通过打弯凸模固定座1带动打弯凸模2往下运动,由打弯凸模2的R部分与产品6引线成型面接触打弯成型,控制打弯深度靠模具限位柱控制。打弯凸模2本身被固定在打弯凸模固定座上1上,没有运动间隙,这样对成型产品表面会造成一定的拉伤和磨损。再者打弯凸模R部分与产品引线频繁接触,打弯凸模R部分容易磨损,这时必须再做打弯凸模,而成本就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产品成型质量且降低模具成本的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结构,包括打弯凸模,打弯凸模固定在打弯凸模固定座上,在相邻两个打弯凸模之间设有成型卸料块,在成型卸料块的下方设有打弯凹模,打弯凹模固定在打弯凹模固定座上,产品承在打弯凹模上,其特征在于,在打弯凸模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
本发明将原有的打弯凸模R部分改为滚轮,滚轮与产品成型面接触可减少成型面的磨损与拉伤,滚轮与成型面长期接触,滚轮如有磨损可单独更换滚轮即可,局部损坏就不用整体更换,这样既提高了产品成型品质同时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打弯成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结构,包括打弯凸模2,打弯凸模2固定在打弯凸模固定座1上,在相邻两个打弯凸模2之间设有成型卸料块5,在成型卸料块5的下方设有打弯凹模3,打弯凹模3固定在打弯凹模固定座4上,产品6承在打弯凹模3上,在打弯凸模2的底部设有可绕轴7转动的滚轮8。
产品成型,通过打弯凸模固定座1带动打弯凸模2往下运动,由打弯凸模上R部分改为滚轮8与产品引线成型面接触打弯成型,滚轮8与成型面间隙取值在0.02MM-0.04MM,打弯深度靠模具限位柱控制,一般成型尺寸要要比实际大,因为根据不同的框架材料,其成型后反弹系数也不相同。其主要在于,将原有打弯凸模R面改为由滚轮心轴固定的可转动滚轮,这样打弯凸模在往下运动时滚轮与滚轮心轴本身是有0.01MM-0.015MM的配合间隙,有利于滚轮在成型产品时减小对产品成型面的损伤,同时间隙不能过大,间隙过大会导致两边成型不一致,而达不到产品成型要求,这样把整体的一个打弯凸模做到分散,滚轮出现磨损换掉滚轮即可,不用整体换打弯凸模,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1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料粉体投料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材在线镀锌的节水增效型漂洗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