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010548451.0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居南;张成裕;林荣正;赖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H01M4/58;C01B25/45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正极 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系以半化学法制备磷酸铁锂,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A)原物料选择:在锂Li、铁Fe、磷P三类化合物中任选一种非水溶性化合物作为不溶于水的原物料,锂Li、铁Fe、磷P三类化合物中其它两种选择水溶性化合物作为可溶于水的原物料,并另外选取铁位置取代化合物作为置换铁的掺杂元素M,以及选取碳源化合物作为碳源材料;
(B)浆料配制:按照固含量及各元素的配比算出各材料的添加量,分别秤取上述水溶性化合物、非水溶性化合物、铁位置取代化合物及碳源化合物以及分散剂与去离子水,且上述锂、铁、磷及掺杂元素的添加比例符合mLi+[nFe+(1-n)M]:qPO4=0.95~1.1:1:1~1.05范围,其中m为Li的莫耳数,n为Fe的莫耳数,1-n为掺杂元素M的莫耳数,以及q为PO4的莫耳数;再将该水溶性化合物、该碳源化合物及该分散剂先溶于该去离子水中,然后再加入该非水溶性化合物及该铁位置取代化合物;
(C)研磨混合:用以控制上述含磷、铁、锂浆料中非水溶性化合物的颗粒大小及各原料的均匀度,使用研磨机将浆料中的成分混合均匀,同时将浆料中的固体粒子研磨至2微米以下;
(D)喷雾造粒:将经过研磨混合、磨细的含磷酸铁锂浆料,送入喷雾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利用控制喷雾造粒机的进料速度、温度、压力或转速,调整造粒粉末的粒度,以制成前驱体粉末;
(E)还原气氛煅烧:将该前驱体粉末送入有还原气氛保护的窑炉中煅烧,在介于600~800°C煅烧温度间进行1~24小时的煅烧时间;以及
(F)粉碎:将煅烧冷却后的粉末取出,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粉末可过300~325目筛网,即得具有碳包覆及铁位置取代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锂的水溶性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锂、醋酸锂、磷酸二氢锂、硝酸锂、氯化锂或柠檬酸锂中择其一;该铁的水溶性化合物选自醋酸亚铁、硝酸铁、氯化铁、草酸铁、氯化亚铁或硝酸亚铁中择其一;以及该磷的水溶性化合物选自磷酸、磷酸二氢锂、磷酸二氢氨、磷酸氢二氨或磷酸氨中择其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锂的非水溶性化合物选自氟化锂、碳酸锂或磷化锂中择其一;该铁的非水溶性化合物选自碳酸亚铁、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草酸亚铁、磷酸亚铁或磷酸铁中择其一;以及该磷的非水溶性化合物选自磷酸锂、磷酸亚铁或磷酸铁中择其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铁位置取代化合物的掺杂元素选自镁、锌、钛、锆、钨、锰、镍、钴、铬及钒的氧化物、碳酸物、氢氧化物、硝酸盐、有机金属化合物或氯化物中择其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碳源化合物为水溶性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并可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环糊精、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中择其一或任两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铁位置取代化合物的添加量为1~15mo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碳源化合物的添加量为磷酸铁锂的2~1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窑炉的保护气氛为氮、氩、氮氩或氢氩气体中择其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研磨机为球磨机、搅磨机或珠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喷雾造粒机的型式为一般压力式、转盘式或喷流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芯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84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