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897.1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4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特种 玉米 产量 施用 有机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肥料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特种(糯)玉米的研究报道中,大都属于在施用化肥前提下的品种筛选、群体调控、分期播种、增温种植、品种搭配等栽培技术,未见有专门施用有机肥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种植特种(糯)玉米施用何种有机肥、施用多大量比较适宜,没有有效的技术方案。因此,农民都是靠一般化的生产经验施用有机肥,由于缺乏科学定量施肥,往往出现因施肥不足致使产量不高,且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或者施肥量过大,造成土壤养分盈余失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种植特种糯玉米施用有机肥时,由于缺乏科学定量施肥,出现因施肥不足导致产量不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或者施肥量过大,造成土壤养分盈余失调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有机肥源进行熟化处理,控制熟化后有机肥中氮磷钾质量比为1∶0.5∶0.8,控制熟化后有机肥中含水量为35%(质量)~42%(质量),其中有机肥源为猪粪肥、牛粪肥和菌渣肥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二、第一年,在播种糯玉米前1~3天,向地块施有机肥,控制有机肥施用量为6×104~10×104kg/hm2;三、第二年,在播种糯玉米前1~3天,向地块施有机肥,控制有机肥施用量为2×104~3.5×104kg/hm2;四、第三年,在播种糯玉米前1~3天,向地块施有机肥,控制有机肥施用量与第二年的有机肥施用量的质量比是0.98~1∶1,之后每年有机肥施用量与第三年施用量相同,完成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步骤一中有机肥源的熟化处理方式为:自然堆积发酵,隔年使用。有机肥源的熟化处理方式还可以为:生物多重发酵,加入生物制剂,经15~20天即可腐熟使用,其中生物制剂的用量是每吨有机肥源加1kg。有机肥源的熟化处理方式还可以为:在冬季将有机肥源堆积,并人工加热至10~20℃,在10~20℃条件下,发酵至春季解冻后,然后在施用前20~30天,将堆积的有机肥每隔5天翻动一次即可。
本发明中有机肥的施用方法为:机播地块,采取人机结合办法,结合整地垄体夹肥。有机肥的施用方法还可以为:人工埯种地块,采取手抓把肥的办法,结合播种埯施肥。有机肥的施用方法还可以为:连续施肥地块,在整地前田面均匀散施。
本发明中有机肥第一年的施用量是以后每年施肥量的2~4倍。
采用本发明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不仅提高有机肥养分利用率,促进土壤用养平衡,而且能提高特种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同等常规施肥比较,本发明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能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率11~17个百分点,每年减少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的余存量37.0%~51.2%,增加鲜穗产量6.5%~8.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有机肥施用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有机肥源进行熟化处理,控制熟化后有机肥中氮磷钾质量比为1∶0.5∶0.8,控制熟化后有机肥中含水量为35%(质量)~42%(质量),其中有机肥源为猪粪肥、牛粪肥和菌渣肥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二、第一年,在播种糯玉米前1~3天,向地块施有机肥,控制有机肥施用量为6×104~10×104kg/hm2;三、第二年,在播种糯玉米前1~3天,向地块施有机肥,控制有机肥施用量为2×104~3.5×104kg/hm2;四、第三年,在播种糯玉米前1~3天,向地块施有机肥,控制有机肥施用量与第二年的有机肥施用量的质量比是0.98~1∶1,之后每年有机肥施用量与第三年施用量相同,完成提高特种糯玉米产量的施用有机肥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有机肥源为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时,以任意比混合。本实施方式中有机肥源中的氮磷钾质量比,在熟化处理前后是不变的。
本实施方式的每年有机肥的施用量是根据有机肥养利用的特征,应用最小养分限制因子理论,采取系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学乘积的方法,优化筛选出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隔玻璃的磁力驱动机构和中空玻璃内置遮阳产品
- 下一篇:玻璃胶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