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式生产预浸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7864.7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黄玉东;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23/04;D06B2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生产 预浸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预浸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预浸料已经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和体育等领域,而且需求量逐渐扩大。因此提高预浸料的产量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预浸料的一些工艺和方法均采用横卧式方法,即纤维布、烘干炉、浸胶槽、固化炉、预浸料收卷装置,依此水平放置,并排布形成一条工作线的方式进行生上进行,占用场地较大,操作人员走动距离较长,需要的人员较多,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采用横卧式生产预浸料的方法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立体式生产预浸料的方法。
一种立体式生产预浸料的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送入内部温度为120℃~200℃的烘干炉进行热处理,获得热处理后的增强材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热处理后的增强材料输送至位于烘干炉出口处的一号导向辊,并沿所述一号导向辊的切线方向送至位于浸胶槽开口处的二号导向辊,并沿二号导向辊的切线方向送入浸胶槽进行首次浸胶,获得首次浸胶后的增强材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首次浸胶后的增强材料输送至位于浸胶槽中的三号导向辊,使所述增强材料沿其输送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再次浸胶,再次浸胶后的增强材料输送至位于浸胶槽上方的一组挤胶辊进行挤胶,获得挤胶后的增强材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挤胶后的增强材料送入位于挤胶辊输出端处的内部温度为100℃~120℃的固化炉进行预固化后获得预浸料。
步骤一中所述的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送入烘干炉进行热处理,其具体方法是:在电机的牵引下,以每分钟0.3~0.8米的速度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送入内部温度为160℃的热处理炉去除水分和杂质。
步骤一中所述待处理的增强材料是玻璃布或碳布。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导向辊将增强材料倾斜进行浸胶,浸胶过程中的烘干炉、胶槽、固化炉之间呈立体式排布,距离紧凑,可根据具体少量操作人员在工作范围设定各生产部件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操作人员在操作时的走路距离,设置可以实现少量操作人员少走动设置零走动的设置,进而实现少量操作人员独立快速完成预浸料的生产操作,从而提高了预浸料的生产效率;并且,本发明在浸胶槽内两次浸胶,浸胶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的浸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立体式生产预浸料的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1送入内部温度为120℃~200℃的烘干炉2进行热处理,获得热处理后的增强材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热处理后的增强材料输送至位于烘干炉2出口处的一号导向辊3,并沿所述一号导向辊3的切线方向送至位于浸胶槽5开口处的二号导向辊4,并沿二号导向辊4的切线方向送入浸胶槽5进行首次浸胶,获得首次浸胶后的增强材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首次浸胶后的增强材料输送至位于浸胶槽5中的三号导向辊6,使所述增强材料沿其输送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再次浸胶,再次浸胶后的增强材料输送至位于浸胶槽5上方的一组挤胶辊7进行挤胶,获得挤胶后的增强材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挤胶后的增强材料送入位于挤胶辊7输出端处的内部温度为100℃~120℃的固化炉8进行预固化后获得预浸料9。
步骤一中所述的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1送入烘干炉2进行热处理,其具体方法是:在电机的牵引下,以每分钟0.3~0.8米的速度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送入内部温度为160℃的热处理炉去除水分和杂质。步骤一中所述待处理的增强材料是玻璃布或碳布。
本发明实施过程容易、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并且适合不同类型的增强材料和不同树脂基体的预浸料制备。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浸胶槽下设置有固定台,并铺设台阶,使操作人员可以在生产时通过台阶对浸胶槽、固化炉等设备进行具体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将待处理的增强材料1送入内部温度为160℃的烘干炉2进行热处理,获得热处理后的增强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步骤四中将挤胶后的增强材料送入位于挤胶辊7输出端处的内部温度为110℃的固化炉8进行预固化后获得预浸料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的漂白方法
- 下一篇:棉浆粕超声降聚制造粘胶纤维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