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6162.7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刘振强;滕济林;朱永平;苗文华;李若征;何鹏;曹效鑫;程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普华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复***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煤气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煤气化废水水质复杂,其中不仅含有小分子的有机酸、单元酚、氨氮等,还含有大量的大分子难降解和有毒污染物,主要是多元酚、多环芳烃及杂环化合物等,具有高难降解有机物、高氨氮、高色度等特点,酚氨回收后废水中CODCr(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
目前,针对煤气化废水,国内大多数煤化工企业采用以生化为核心的废水处理工艺,并辅以深度处理工艺以达到回用要求。该工艺流程比较复杂,根据功能大致可分为预处理单元、生化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一般含有隔油、调节、气浮、水解酸化等,生化处理单元主要有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等,深度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后续好氧生化等。在预处理阶段,通常采用水解酸化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是,由于煤气化废水含有大量的难降解和有毒物质,致使预处理效果较差,进入后续生物处理的难降解有机物负荷仍很高,造成生物系统停留时间长、流程复杂、投资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常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停留时间在100小时以上,出水CODCr约100mg/L以上,氨氮约15mg/L,由于水中残留的难降解物质较多,处理后的水色度较高,水质波动较大,难以满足回收利用要求。此外,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加药量较大,由于出水中含盐量较高,不利于后续的回收利用,同时也导致了生物池内泡沫严重的问题,现场环境很差,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中国专利文献200910143563.5中,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煤化工废水通过气浮装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废水;将芬顿类试剂加入预处理后的废水中进行二次处理得到二次处理后的废水;将二次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活性污泥曝气池(即生化单元),并在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末进行深度处理,得到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通过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分离后的回用水;将分离后的回用水通过选择性半透膜进行反渗透,得到反渗透后的回用水;将反渗透后的回用水进行蒸法结晶后即完成对废水的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二次处理后的废水通入的活性污泥曝气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末,利用活性炭粉末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氧,这样在曝气池内受污泥的影响,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会堵塞活性炭的孔隙,因而活性炭的孔隙不能被完全利用来吸附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化合物,导致其吸附性能下降;同时由于不可生化的大分子物质的存在,影响了生化处理的效率。
目前,部分煤化工企业在以生化为核心的废水处理工艺中,为提高出水水质,也采用了在生化单元投加活性炭粉的技术方案。但是,仍存在流程长、占地面积大、生化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加药过多,出水含盐量增加较多,为后续的脱盐回用增加负荷,处理后水质难以满足达标或回用要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将活性炭加入活性污泥曝气池中,影响生化处理和吸附处理的效果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生化和吸附处理单独进行、处理效率高的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一级吸附池吸附处理:将废水调节池中的煤气化废水通入一级吸附池,所述一级吸附池内投加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对所述煤气化废水进行吸附处理;
(2)第一沉淀池沉淀处理:将通过一级吸附池吸附处理后的废水通入第一沉淀池进行沉淀,在此所述吸附材料与废水分离,所述吸附材料在池底沉积并经池底排放出;
(3)第一生化单元生化处理:将经过第一沉淀池处理的废水通入第一生化单元进行生化处理;
(4)二级吸附池吸附处理:将经第一生化单元处理后的废水通入二级吸附池进行吸附处理,所述二级吸附池内也投加有吸附材料;
(5)第二沉淀池沉淀处理:将经二级吸附池吸附处理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在所述第二沉淀池内吸附材料与废水分离,所述吸附材料在池底沉积并经池底排放出;
(6)第二生化单元生化处理:将经第二沉淀池处理的废水通入第二生化单元进行生化处理;
(7)过滤处理:将经第二生化单元处理的废水过滤处理后排出。
在一级吸附池或二级吸附池内,所述吸附材料为活性焦或半焦或活性炭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普华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能普华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61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