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用轮胎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1074.8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笠井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3/00 | 分类号: | B60C3/00;B60C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保持操纵稳定性和乘车舒适性,并且提高滚动阻力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考虑到地球环境问题等,为了提高燃油效率而关注减小滚动阻力的摩托车用轮胎。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以下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胎面胶的中央区域配置有损失正切tanδ小的低磁滞橡胶。由于这样的摩托车用轮胎能够抑制中央区域的胎面胶发热和能量损失,因此能够提高滚动阻力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1112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存在过度抑制中央区域的胎面胶发热的倾向,因此存在充分地无法发挥抓地力、且易降低操纵稳定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考虑了对中央区域的胎面胶配置复数弹性模量E*较大的高弹性橡胶来提高滚动阻力性能,然而由于过度地抑制胎面部的弯曲变形,因此存在易使乘车舒适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以在胎面部的中央区域内配置横亘轮胎赤道且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度以下的角度延伸的胎冠倾斜沟,并且将中央区域的陆地比和轮胎子午线截面的中央区域的曲率半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基本,从而能够保持操纵稳定性和乘车舒适性,并且能够提高滚动阻力性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具有胎冠倾斜沟,该胎冠倾斜沟横亘轮胎赤道且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度以下的角度延伸,上述胎冠倾斜沟配置在胎面宽度30%的区域亦即中央区域内,上述中央区域的陆地比为75~95%,并且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中,将上述中央区域的曲率半径设为上述胎面宽度的0.60~0.75倍。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的沟宽度为5~10mm。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在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加载正规载荷且以外倾角0度接地为平面的加载正规载荷的状态下,上述胎面部的接地面沿轮胎轴向的最大长度亦即胎面接地宽度为上述接地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亦即胎面接地周向长度的30~65%。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中央区域只配置上述胎冠倾斜沟。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延伸。
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沿轮胎周向以非连续的锯齿状延伸。
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5或6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交替地配置: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一方倾斜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周向向另一方倾斜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二倾斜部。
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5或6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交替地配置: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一方倾斜延伸的非直线状的第一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周向向另一方倾斜延伸的非直线状的第二倾斜部。
另外,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倾斜部和上述第二倾斜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轮胎赤道上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部。
另外,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沿轮胎周向的总长度是在轮胎赤道位置的胎面周向长度的30%以上。
另外,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冠倾斜沟的轮胎轴向最外端之间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上述胎面宽度的5~20%。
另外,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面部在上述中央区域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胎肩区域内具有胎肩沟,该胎肩沟相对于轮胎周向以30~60度的角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预先特殊说明,轮胎各部的尺寸等为在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正规内压状态下确定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