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培养吸水链霉菌生产雷帕霉素发酵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0111.3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全;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C12R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吸水 霉菌 生产 霉素 发酵 方法 | ||
1.培养吸水链霉菌(Strepomyces hygroscopicus ACCC No.40417)发酵生产雷帕霉素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平板培养:将吸水链霉菌菌种接种于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接种后恒温培养5-7天;
b.摇瓶种子培养:在三角瓶中装入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入平板培养所得的吸水链霉菌菌种,放置在立式摇床上,220-230rpm条件下培养50-70h,得摇瓶种子培养液;
c.种子罐种子培养:将摇瓶种子培养液按照种子罐培养基体积的11%-15%接种量接种于种子罐培养基,200-210rpm条件下培养35-46h,得种子罐种子液;
d.发酵罐发酵培养:将种子罐种子液按照发酵罐培养基体积的11%-15%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初始搅拌转速为180-220rpm,培养72-96h,菌体湿重0.22-0.23g/ml时,调节转速为255-300rpm,培养105-150h;发酵罐培养总时间170-230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吸水链霉菌(Strepomyces hygroscopicus ACCC No.40417)发酵生产雷帕霉素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平板培养:将吸水链霉菌菌种接种于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接种后于28℃恒温培养5-7天后,取出放于4℃冰箱保存;
b.摇瓶种子培养: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50mL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入4℃冰箱保存的吸水链霉菌菌种,放置在立式摇床上,于29℃,220-230rpm条件下培养50-70h,得摇瓶种子培养液;
c.种子罐种子培养:将摇瓶种子培养液按照种子罐培养基体积的11%-15%接种量接种于种子罐培养基,于29℃,200-210rpm条件下培养35-46h,得种子罐种子液;
d.发酵罐发酵培养:将种子罐种子液按照发酵罐培养基体积的11%-15%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于29℃,初始搅拌转速为180-220rpm,培养72-96h,菌体湿重0.22-0.23g/ml时,调节转速为255-300rpm,培养105-150h;发酵罐培养总时间170-230h,其中,在培养24h和48h时分别一次性补加浓度为1.1%的丙氨酸和浓度为0.5%的赖氨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含有燕麦片、葡萄糖、酵母抽提物、碳酸钙和琼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含有燕麦片30-48g、葡萄糖15-25g、酵母抽提物5-18g、碳酸钙1-4g和琼脂10-20g,pH6.8-7.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的pH为7.2,并且每升固体培养基含有燕麦片40g、葡萄糖20g、酵母抽提物10g、碳酸钙2g和琼脂16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种子培养基含有可溶性淀粉、蛋白胨、酵母抽提物、花生粕和甘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种子培养基含有可溶性淀粉30-48g、蛋白胨2-8g、酵母抽提物5-16g、花生粕4-15g、甘油4-15g和碳酸钙1-4g,pH为6.7-7.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种子培养基的pH为7.0,并且每升种子培养基含有可溶性淀粉40g、蛋白胨5g、酵母抽提物10g、花生粕10g、甘油10g和碳酸钙2g。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玉米淀粉、黄豆饼粉、蛋白胨、葡萄糖、K2HPO4、KH2PO4和NaC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玉米淀粉9-18g、黄豆饼粉4-15g、蛋白胨3-10g、葡萄糖28-42g、K2HPO40-8g、KH2PO41-10g和NaCL1-4g、碳酸钙1-5g和泡敌1-6g,pH为6.5-7.3。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为6.9,并且每升发酵培养基含有玉米淀粉13g、黄豆饼粉10g、蛋白胨6g、葡萄糖35g、K2HPO43g、KH2PO43g和NaCL1g、碳酸钙3g和泡敌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01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鉴频鉴相电路及其应用于锁相环的方法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