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的应用和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3708.5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石硕;赵娟;姚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配合 ru bpy sub dppzi sup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的应用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吡啶钌配合物的研究十分活跃,这是因为这些配合物具有独特的DNA结合能力、良好的激发态活性、抗肿瘤活性、刚性平面、热力学稳定性好、光化学和光物理信息丰富等特性[1]。这些特性使得这类配合物在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无机化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与DNA键合等方面,如DNA结构探针、DNA分子光开光、DNA足迹试剂、DNA断裂试剂和抗癌药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2,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Hermann Muller和Barbara McClintock同时提出了端粒的概念,它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钩,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缺失及非正常重组,维持染色体的完整和稳定[3,4]。人类的端粒含有重复衔接的双链DNA序列(5′-TTAGGG):(5′-CCCTAA)。染色体富G的链能在K+、Na+等阳离子诱导下形成由堆积的四分体组成通过氢键稳定的G-quadruplex结构,同时,其互补的富C链能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基于C-C+碱基对自组装形成所谓的i-motif结构[5-10]。G-quadruplex被认为对体内端粒酶延长端粒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目前,G-quadruplex被认为是潜在的癌症治疗靶标。相比G-quadruplex,i-motif的历史还比较短,其涉及人类端粒、着丝粒DNA和RNA插入等结构及发现一些蛋白质能与富C端粒DNA片段特异性结合能形成i-motif结构,分子内i-motif结构的生物重要性被证实。除了人类端粒G-quadruplex外,i-motif也被认为是对于癌症化疗以及基因转录调节极富吸引力的药物靶标[11]。人类基因组草图推动了探索特殊结构DNA的步伐。由于人类基因组中的大量G-quadruplex和i-motif结构被证实,接下来的目标是如何通过小分子识别G-quadruplex和i-motif结构[12]。尽管钌多吡啶配合物在对双链DNA识别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其与特殊结构DNA的作用情况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对G-quadruplex和i-motif这两种重要结构的识别方面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作为识别端粒DNA结构的分子识别试剂的应用和应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的应用,所述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具有如下(1)式所示的结构式:
[Ru(bpy)2(dppzi)]2+中的bpy代表联吡啶,dppzi代表二吡啶[3,2-a:2’,3’-c]并吩嗪-11,12-咪唑;
所述的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用作识别端粒DNA的G-qaudruplex结构和i-motif结构的分子识别试剂。
所述的端粒DNA为人的端粒DNA。
所述的端粒DNA的G-qaudruplex结构使用的DNA的核苷酸个数为22个,核苷酸序列为5′-AGGGTTAGGGTTAGGGTTAGGG-3′。
所述的端粒DNA的i-motif结构使用的DNA的核苷酸个数为22个,核苷酸序列为5′-CCCTAACCCTAACCCTAACCCT-3′。
上述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的应用方法之一,是采用荧光滴定法识别端粒DNA的G-quadruplex结构和i-motif结构,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dppzi)]2+溶于PH=5.5的缓冲溶液,配制成浓度为5uM的配合物溶液;
2)取上述配合物溶液置于样品池中,用450nm可见光激发,观察发光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二甲硅油/西甲硅油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激光染料光稳定性测试装置
- 双金属吡啶薄膜催化剂及其制备和用途
- 一种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系列有机染料在可见光催化剂Ru(bpy)<sub>3</sub>Cl<sub>2</sub>荧光淬灭中的应用及方法
- 一种铟基金属有机骨架包裹功能性阳离子Ru(bpy)32+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Ru配合物Ru(bpy)3(NH2)2与石墨烯量子相结合的方法
- 一种甲苯与2,2′‑联吡啶构筑的镍配合物及合成方法
- 一种荧光材料4,4′‑(双(亚甲基)氨基)苯甲酸银配合物及合成方法
- 一种荧光材料4‑(N,N′‑双(4‑羧基苄基)氨基)苯磺酸镉配合物及合成方法
- 一种荧光材料4‑(N,N′‑双(4‑羧基苄基)氨基)苯磺酸铅配合物及合成方法
- 一种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