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重金属锌的单克隆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3200.5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赵丽;刘丹;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C07K14/765;C07K14/795;G01N33/577;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9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单克隆抗体 | ||
1.杂交瘤细胞株Z1A5,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0942。
2.由杂交瘤细胞株Z1A5 CCTCC NO:C200942分泌得到的单克隆抗体。
3.一种抗原,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可溶性锌盐溶液与螯合剂溶液混合,进行络合反应,得到锌离子与螯合剂的络合物;
2)在步骤1)的基础上,再加入载体蛋白和偶联缓冲液,进行偶联反应,得到载体蛋白与所述络合物的偶联物,即为抗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锌盐与所述螯合剂的投料比满足如下条件:所述可溶性锌盐中的Zn2+与所述螯合剂的投料的物质的量比为1∶1;
所述步骤2)中,所述螯合剂与所述载体蛋白的投料比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螯合剂与所述载体蛋白中的赖氨酸的投料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抗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络合反应在pH值为7.4的条件下进行;
所述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在pH值为9.0的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所述的抗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络合反应的温度为25℃,所述络合反应的时间为10分钟;
所述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25℃,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为1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所述的抗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螯合剂的分子式为C22H28N4O10S·3HCl;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锌盐溶液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锌粉溶于浓度为68%(体积百分含量)的HNO3水溶液中,且使锌粉完全反应,得到所述可溶性锌盐溶液;
所述步骤1)中,所述螯合剂溶液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所述螯合剂加入到pH值为9.73、浓度为1.4165g/50mL的HEPES缓冲液中,得到所述螯合剂溶液;
所述步骤2)中,所述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匙孔血蓝蛋白;
所述步骤2)中,所述偶联缓冲液为pH9.73、浓度为1.4165g/50mL的HEPES缓冲液。
8.一种不完全包被原,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螯合剂、载体蛋白和反应缓冲液混合,在pH至9.0、25℃的条件下反应12小时,得到不完全包被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完全包被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缓冲液为pH9.73、浓度为1.4165g/50mL的HEPES缓冲液;
和/或,所述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
和/或,所述螯合剂的分子式为C22H28N4O10S·3HCl;
和/或,所述螯合剂与所述载体蛋白中的赖氨酸的投料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
10.权利要求2所述单克隆抗体在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锌中的应用;权利要求2所述单克隆抗体在检测样品中锌的含量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2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及其采高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耐磨性抛光磨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