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载装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010532621.6 | 申请日: | 201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庆 |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B61B1/00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载 装置 城市 公共交通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客货运输的运载装置及使用这种运载装置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无论是普通道路交通还是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工具需要逐站停靠,既影响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并且每次停靠都不必要地耽误了未下车乘客的时间,在普通道路交通中也会加剧的道路的拥堵;2、传统上供乘客乘坐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地铁等)均利用交通工具的自身动力驱动其行走,使得交通工具的造价昂贵、运行和维护的成本高。
另外,对于现有的陆上货物运输,传统上采用铁路、公路车辆运输,其存在是着运能小、连续性差、交通工具制造成本和运行可靠性差、易造成道路拥堵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可连续运行的运载装置及使用这种运载装置的设施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运能大、运行效率高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的运载装置包括有固定的固定撬道和可沿固定撬道移动的轨撬,在整个固定撬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撬道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轨撬座落在滚轮上并由滚轮驱动。
所述轨撬底部设置有短轨,轨撬通过短轨座落在滚轮上,轨撬两侧设置有方向锁定滚轮,轨撬通过方向锁定滚轮与撬道上的定位导向面接触,对轨撬侧向定位并导向。
本发明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有上述的运载装置,所述的固定撬道至少有两幅,固定撬道中有一幅为辅助撬道,其余的固定撬道为恒定运行撬道,辅助撬道旁间隔设置有多个停靠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并在到达停靠站时停靠一段时间,而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始终以一定的速度移动。
所述恒定运行撬道具有相邻的多幅,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各幅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
本发明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方法是:
a.在上述系统基础上进行正常运行,在正常运行中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始终保持移动,而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时有一段时间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
b.在正常运行中,不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始终停留在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中;而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如果其不在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则在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的一段时间内由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换乘到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当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到达停靠站并停止时,需要下车的乘客离开轨撬,需要登乘的乘客登上轨撬,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再重新启动直到其再次达到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如此循环运行。
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 1、对于本发明的运载装置,由于轨撬本身无动力,因而可大大简化其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减小重量,降低运行能耗;作为货物运输工具时,其可连续运行,大大提高了运力,缓解了道路拥堵;2、本发明的公共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设置了并行的恒定运行撬道和辅助撬道,乘客可在设定的停靠站登乘或离开轨撬,而其他乘客无须停顿,依旧连续快速前进,交通的效率大幅度提高;3、本发明的撬道可以构成立体交会、首尾衔接的循环路网,轨撬则可以昼夜连续运行,系统的运能巨大;4、本发明的装置无人驾驶,也无需燃油或燃气动力,无废气污染,噪声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固定撬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固定撬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固定撬道与轨撬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实施例中包括有并行的三幅固定撬道1,每一幅固定撬道上设置有可沿固定撬道移动的轨撬2(如图3);在整个固定撬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有多个滚轮3,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撬道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轨撬2座落在滚轮3上并由滚轮驱动;轨撬2底部设置有短轨21,轨撬通过短轨座落在滚轮3上,轨撬两侧设置有方向锁定滚轮22,轨撬通过方向锁定滚轮与撬道上的定位导向面13接触,对轨撬侧向定位并导向。如图1所示,固定撬道1中最内侧的一幅为辅助撬道11,外侧的两幅固定撬道为恒定运行撬道12,辅助撬道旁间隔设置有多个停靠站4;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辅助撬道11上的轨撬2在停靠站4之间移动并在到达停靠站时停靠一段时间,而恒定运行撬道12上的轨撬2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始终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且两幅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庆,未经张元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