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0429.3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张烨;耿宇迪;米强波;胡国亮;张宁;杨敏;张义;胡雅洁;张泽兰;赵文娜;焦克波;李春月;黄燕飞;张俊江;刘雄波;杨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雒纯丹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 碳酸盐 岩储层 大型 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清水压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经历了清水不加支撑剂压裂、常规清水压裂、混合清水压裂(王素兵,清水压裂工艺综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28(4):39-42)。另外,酸化压裂通过酸的溶蚀作用恢复和提高地层的渗透性、提高油气井产能,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随着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入开发,酸化压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奥陶系缝洞型碳酸岩油藏储层的发育平面、纵向非均质严重,平面上储层连续性差,存在大量不连通的定容储集体,导致总体采收率低。这类井在常规酸压时一般只能沟通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上距离井眼120m范围内最近的一个缝洞储集体,根据油田酸压跟踪统计,压后存在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对于碳酸盐岩储层油田的开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这类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效闭合压力通常在45-62MPa之间,针对前期油田曾尝试采用水力扩容的方式沟通新的储集体,但由于施工结束后裂缝闭合而失去导流能力,没有形成新的油流通道,导致施工效果差或无效。本发明人通过不同施工方式产生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闭合压力变化规律室内实验研究认为:低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首选酸化压裂;对于高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如果天然裂缝发育,宜采用酸化压裂;如果储层致密,天然裂缝不发育,可适当考虑水力加砂压裂,压裂改造时,为了有效防止砂堵,可采用较小粒径支撑剂支撑裂缝,以获得较长的生产周期。
对于这类井筒周围存在多个缝洞系统,第一次酸压只沟通某一个小定容体的井,本发明人通过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突破小定容储集体,通过高强度注入大量的滑溜水形成更长的人工裂缝;施工期间加入陶粒实现充填部份暂堵微裂缝、降低液体滤失、提高液体效率、减缓酸压裂缝高度过度延伸,陶粒留在地层,后期生产期间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导流能力;通过高强度注入具有一定造缝能力的酸形成一定的酸蚀裂缝并继续实现造缝;通过高强度注入酸蚀能力强的酸体系进一步形成酸蚀裂缝;最后再实现在酸具有活性期间的过顶替技术,其通过在酸活性能力降低前注入过量顶替液将具有活性的酸液推向地层深度,实现沟通远离井筒140m以上的缝洞储集体,从而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所述超深是指储层深度在约6000m-7500m范围。
具体来说,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
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
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2000m3以上;
工序1)、3)、4)、5)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占50-75%,工序3)和工序4)中酸液总量约占15-25%;,工序5)中顶替液占10-25%;工序2)在工序1)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1.0-12.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t),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m3。
其中,工序3)中所注入的酸液为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成分可以是盐酸、氢氟酸、氨基磺酸或低分子羧酸中的一种,优选盐酸,另外,所述低分子羧酸优选甲酸、乙酸或丙酸;该酸液中通常含活化剂。
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液为酸蚀能力强的酸,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成分可以是盐酸、氢氟酸或氨基磺酸,优选盐酸;该酸液中通常不含有活化剂。
其中,优选在所述工序3)和4)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其中,进行酸压时,优选所述工序1)中加入的滑溜水和工序3)和4)加入酸液总量的比例为:3~5。
其中,优选工序5)在工序4)之后进行,或者优选在工序3)和工序4)之间进行;
其中,优选所述工序1)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
其中,优选所述工序2)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
其中,优选工序3)和工序4)多次交替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0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设备和应用在电梯设备中的呼叫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多系统车辆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