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0429.3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张烨;耿宇迪;米强波;胡国亮;张宁;杨敏;张义;胡雅洁;张泽兰;赵文娜;焦克波;李春月;黄燕飞;张俊江;刘雄波;杨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雒纯丹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 碳酸盐 岩储层 大型 复合 方法 | ||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
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所述顶替液是滑溜水;
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2000m3以上的酸压方法;
工序1)、3)、4)、5)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占50-75%,工序3)和工序4)中酸液总量约占15-25%,工序5)中顶替液占10-25%;工序2)在工序1)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1.0-12.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t),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m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3)和4)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5)在工序4)之后进行,或者在工序3)和工序4)之间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所述工序1)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所述工序2)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3)和工序4)多次交替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进行酸压施工时,采用31/2″油管或4″油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2)中所述粉陶为100目的陶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3)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20%HCl+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酸丁酯+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铁离子稳定剂抗坏血酸+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其余为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20%HCl+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酸丁酯+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铁离子稳定剂抗坏血酸+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其余为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为胶凝酸,不含活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0.45%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优选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6.5~10.2m3/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3)中和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液组成的差别在于,工序4)的酸液中不含有活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04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设备和应用在电梯设备中的呼叫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多系统车辆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