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水环境灾害应急处理船及使用该装置的水污染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5334.2 | 申请日: | 201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杰帆;袁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杰帆;袁伟光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J4/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5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水环境 灾害 应急 处理 使用 装置 水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船及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多功能水环境灾害应急处理船及使用该装置的水污染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海上发生原油泄露时,原油大面积地漂浮在海面上,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严重地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目前,各国对海上发生原油泄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第一种是利用自然降解,这是在泄露量比较少,形成的危害可以忽略的情况下使用。第二种是燃烧法,在原油泄露较集中且不会引起火灾等情况下采用。第三种是化学消除法,利用化学药剂反应将原油转化为其他无污染或环境危害较小物质,这种办法存在有二次污染,环境风险依然较大。第四种是微生物降解法,在原油泄露区投加特种菌,是自然降解法的升级版本,是目前大规模海上原油泄露等事故处理的推荐方法,但效率较低。
当海上发生大规模原油泄露时,因为目前主要采用微生物降解法,处理速度慢,使原油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江河湖海出现的藻类泛滥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藻类泛滥成灾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及水产养殖的正常生产,而且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可使人体导致肝癌,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导致藻类泛滥成灾的直接因素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据了解,目前我国已达富营养化的湖泊及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已超过70%,其面积、强度以及藻毒素的含量均在大幅度增长。当温度、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就会大量繁殖,甚至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爆发形成水华。
目前,治理藻类泛滥是当今国内外正在探索的难题,当江河湖海出现的藻类泛滥时,主要采用机械捞藻法,在大规模除藻行动的开始阶段或除藻前的准备阶段,适当捞藻清理水面是必要的。实践证明,用此法作为主要的应急治理是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是:
(1)水体中能捞取出的藻量微乎其微,与投入不成比例。使藻类的减少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2)捞藻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藻类的生长速度。
(3)大量浪费资金。用捞藻法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支十分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多功能水环境灾害应急处理船,应急处理船在水面10~20cm水线位置航行,可以将受原油或藻类物质污染的水体吸入船体内,再经过除油机或除藻机将水体内的原油或藻类物质分离,净化后的水再排入江河湖海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功能水环境灾害应急处理船,包括船体和设置于船体的头部或尾部的动力区,所述动力区设置有驱动所述船体移动的驱动系统,所述船体还设置有水处理区和收集区,所述水处理区位于所述收集区和所述动力区之间;
所述收集区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头部或尾部,所述收集区包括有浮箱、集水槽以及设置于集水槽内部的潜水泵,所述船体的头部或尾部设置有与所述收集区连通的收集口;
所述水处理区设置有垃圾仓、浮箱和油污槽,所述船体的甲板设置有用于清除油污的除油机和用于清除藻类物质的除藻机;
设置有垃圾转运机,所述垃圾转运机包括垃圾斗和传送链条、传送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传送梯架一端伸入所述集水槽,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垃圾仓的上方;
所述潜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除油机和所述除藻机连接;
所述除油机的油污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污槽连接,所述除藻机的藻类物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垃圾仓连接。
所述水处理区设置有化学反应槽,所述除油机的出水口和所述除藻机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化学反应槽连接。
所述船体设置有用于净化水质的电絮凝气浮机,所述除油机的出水口和所述除藻机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电絮凝气浮机连接。
所述船体设置有吸附塔,所述除油机的出水口和所述除藻机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吸附塔连接,或所述电絮凝气浮机的排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吸附塔连接。
所述船体设置有龙门吊装系统,所述龙门吊装系统包括龙门架、龙门驱动装置和设置于龙门架的吊斗,所述吊斗位于所述垃圾仓的上方。
所述收集口为喇叭形收集口,所述收集口的开口由外及内逐渐增大。
所述油污槽设置有将油污排出的排油泵。
所述传送梯架的宽度与所述集水槽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传送梯架设置有过滤网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污染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处理船放入水污染区域,因为处理船设置有多个浮箱,控制处理船在水面10~20cm水线位置航行;
(b)处理船在行进过程中,水面上的垃圾、水生植物、浮油等污染物及污染性水体通过收集口进入收集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杰帆;袁伟光,未经邓杰帆;袁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5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