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3161.0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6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谈瑄忠;陆兔林;张晓甦;丁毅;毛春芹;李林;徐立;陈霞;苏丹;王晓雯;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湿热 瘀阻型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的药剂:赤芍:350-450份;红花100-160份;醋三棱150-250份;醋莪术150-250份;昆布150-250份;黄芩150-250份;薏苡仁150-250份;土鳖虫200-300份;蒲公英200-300份;黄芪300-360份;醋香附350-450份。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
a.按上述重量份数取醋莪术、醋香附经水蒸汽蒸馏取挥发油,挥发油经包合得包合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赤芍、黄芪、薏苡仁、醋三棱四味,经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醇提浓缩液;
c.将上述步骤a提油后的药渣和步骤b醇提药渣与红花、昆布、土鳖虫、蒲公英、黄芩五味合并,经水煎煮,加入步骤a的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冷却,加乙醇醇沉得水提醇沉浓缩液,将水提醇沉浓缩液与步骤b的醇提浓缩液合并制成干浸膏粉;
d.取步骤c的干浸膏粉与步骤a的挥发油包合物混合,进行湿法制粒,干燥,即得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挥发油的提取为加4-8倍量水浸泡0.5-1.5小时,水蒸汽蒸馏7-9小时;挥发油加4-8倍量β-环糊精,采用饱和水溶液法40℃电动搅拌120r/min,1-2小时,30-50℃真空干燥得到挥发油包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加醇量是饮片总重量的12-18倍,乙醇体积浓度为60%-80%,分三次回流提取,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加水量是饮片总重量的12-18倍,分三次煎煮,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加入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8(50℃),冷却,加乙醇至醇含量不超过60%vt,搅匀,放置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加入糊精适量,在进口风温为165~175℃,出口风温85~90℃条件下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为取干浸膏粉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加糖粉、糊精混匀进行湿法制粒,干燥,即得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1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 下一篇:吸风式榨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