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7276.9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壮平;茨木隆次;长古川隆一;岩田茂嗣;森田吉则;富田诚;越田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8;F16H57/12;B60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江立;柴智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动力传递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抑制包括在动力传递装置中的行星齿轮装置的咔哒声(rattling)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地,在包括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配机构等的车辆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行星齿轮装置,从驱动源输出的动力经由该行星齿轮装置输出到驱动轮。这种行星齿轮装置可具有行星架,该行星架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壳体花键配合以恒定地停止行星架的旋转。例如,一个示例是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5-308094的旋转部件的支承结构。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5-308094公开了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与壳体花键配合的结构,并公开了抑制该结构中产生的噪音的技术。具体而言,如果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与壳体花键配合,则在行星架与壳体之间在推力方向和周方向上形成间隙(游隙),并且当从驱动源传递的旋转变动被传递到行星架时,行星架和壳体由于旋转变动而在推力方向和周方向上反复碰撞,并且碰撞(咔哒声)作为噪音经壳体传递给驾驶者。另一方面,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5-308094记载了:通过将行星架和壳体的花键配合部位限制在壳体的周方向上对噪音的敏感程度较低的部位(刚性较高的部位)来抑制噪音的产生。
但是,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5-308094中记载的结构未限制行星架和壳体的碰撞(咔哒声),并且不一定能够充分解决该问题。因此,已要求一种限制咔哒声本身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可设想通过控制来限制咔哒声的技术。具体而言,在趋于产生咔哒声的范围内,将驱动源的操作点改为限制咔哒声产生的操作点。但是,当通过控制来抑制咔哒声时,用于避免咔哒声的驱动源(发动机)的操作点如图9所示从用于最佳燃料成本的操作点偏离,产生了车辆的燃料成本性能恶化的问题。如图9所示,还存在难以在驱动源的较低转速范围内产生充足动力的问题。因此,由于在咔哒声被抑制的同时产生了燃料成本恶化和驱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控制进行的咔哒声限制不一定是抑制咔哒声的优选手段。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些情况构思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车辆动力传递装置,该车辆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具有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与壳体花键配合以停止旋转且齿圈由壳体经由轴承可旋转地支承的结构,并且能够很好地抑制行星架与壳体之间产生的咔哒声。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a)一种车辆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这样一种结构: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壳体花键配合而停止旋转,且所述行星齿轮装置的齿圈由所述壳体经由轴承可旋转地支承,(b)所述车辆动力传递装置设有游隙减小装置,所述游隙减小装置将所述行星架压靠在所述壳体上,以减小在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的在推力方向上的游隙。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车辆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游隙减小装置是板簧,所述板簧以抵靠所述轴承和所述行星架的状态设置在所述轴承和所述行星架之间,以将所述行星架压靠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车辆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游隙减小装置是间隔件,所述间隔件以抵靠所述轴承和所述行星架的状态设置在所述轴承和所述行星架之间,以产生预压负载以将所述行星架压靠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车辆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游隙减小装置是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以抵靠所述轴承和所述行星架的状态设置在所述轴承和所述行星架之间,以产生预压负载以将所述行星架压靠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车辆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游隙减小装置是卡环,所述卡环嵌合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行星架中的一个部件上,以与所述一个部件一起夹持另一个部件以将所述行星架压靠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车辆动力传递装置中,通过在所述行星架的外周面上周向形成的多个花键齿与在所述壳体中在对应于所述花键齿的位置周向形成的花键槽之间形成的花键配合,所述壳体和所述行星架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被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谷利收机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