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渴通脉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7210.X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桂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20;A61P3/10;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太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渴 化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合药物构成:人参15-30,黄芪30-100,白僵蚕20-30,水蛭5-15,丹参20-30,玄参30-60,桑叶15-30,丹皮15-30,天花粉15-30,山药30-60,木瓜15-30,黄芩15-20,三七10-15,鸡血藤15-30,决明子15-30,豨莶草10-30,熟地30-50,何首乌10-15,白术15-30,血糖树叶5-10,桃仁10-20,川芎15-30,桂枝10-15,菟丝子15-30,五味子10-15,地古皮15-30,葛根15-30,牛膝10-30,甘草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优化重量份是:人参20,黄芪60,白僵蚕20,水蛭10,丹参20,玄参50,桑叶20,丹皮25,天花粉25,山药50,木瓜15,黄芩15,三七15,鸡血藤15,决明子20,豨莶草20,熟地35,何首乌15,白术20,血糖树叶10,桃仁10,川芎15,桂枝15,菟丝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膝20,甘草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组合药物按中国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过筛60-120目,用紫外线消毒制成各种剂型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丸剂的制作方法是:把蜜的重量按药的1.5倍重量,将原料药研碎、过筛,然后炼蜜,首先选择气味纯正,无杂质的蜂蜜,加强其粘合力,其次将蜜置容器内溶化用火煮沸,随时捞出漂浮的杂质,炼至中间泛起金黄色的泡沫,手捻有粘性,将蜜挑起有黄丝即可,第三,把药料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匀,色泽一致,形成软硬适度的蜜块即可,第四,将块制成丸剂,每丸重10克,把蜜丸烘至半干,再放在容器中滚动,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可制成散剂、丸剂、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桂,未经张子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2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