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6351.X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藤隆春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丙林;张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在需要修筑地下结构物的区域的各角部和各角部之间的规定中间位置垂直埋设混凝土制的支柱,并挖掘出相邻支柱之间的土,在该支柱之间向下推入混凝土制的壁板至规定深度,通过相互的结合部连接壁板的两侧边缘和各支柱,所述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用对应因深度而不同的土壤压力的大小而厚度不同的多种壁板作为所述壁板,将所述壁板按照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向下推入,利用支撑保持部件来加强上下方向上的壁板之间的部位的同时,构成多层对应的结构,
根据所述壁板的厚度,所述结合部的固定位置相互错开,以便防止向下推入时在厚度不同的壁板间产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下推入位于最下面的壁板并连结各壁板的两侧边缘和各支柱之后,实施混凝土打桩,在壁板的下端侧形成最下层的地面的同时,在壁板的上端侧形成最下层的顶棚面,
在相邻支柱之间向下推入作为上一层的壁面的混凝土制的壁板并连结各壁板的两侧边缘和各支柱之后,实施混凝土打桩,在壁板的下端侧形成该上一层的地面的同时,在壁板的上端侧形成该上一层的顶棚面,
根据需要,再次重复上述工序,形成多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支柱和所述壁板的两侧边缘上的所述结合部分别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当向下推入所述壁板时,所述壁板的结合部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柱的抵接部的外表面抵接,以引导所述壁板的向下推入,在所述支柱的抵接部和所述壁板的结合部中的任一个上,在水平方向相隔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用于减少抵接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结合所述支柱和所述壁板之后,向其连结位置注入防水灰浆,进行防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藤隆春,未经齐藤隆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3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