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表面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300688.7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宏;秦伟;卢松涛;王小东;解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30 | 分类号: | C25D11/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表面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表面制备热控涂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军用卫星向大型化、高精度和多功能等 方面发展,卫星有效载荷不断增加,对卫星结构轻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镁的 化学稳定性低,耐蚀性较差,而且其电位在实用金属中是电位最负的,与其它 金属连接件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电偶腐蚀;镁在空气中自然形成的氧化膜较疏松, 耐磨性差,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制备高发射率热控涂层的基体主要为 铝合金,目前使用的高发射率热控涂层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粘结剂与黑色颜 料混合后涂覆在基体(铝合金)表面的涂料型热控涂层;另一类是通过阳极氧 化着色或者电解着色得到的一种以阳极氧化膜为基础的电化学涂层。虽然这两 类高发射率涂层已经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这两类涂层存在着空间稳定 性不好、耐紫外辐照性能差、质量大且与基体(铝合金)的结合力不理想等缺 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用铝合金作为基体的热控涂层质量 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AZ91D镁合金表面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AZ91D镁合金表面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镁合 金表面预处理:将镁合金浸入浓度为1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在70℃~ 90℃的条件下保温15~20分钟,用清水冲洗3~5次,再用蒸馏水冲洗3~5次, 烘干;二、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配置: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由铝酸钠、硼 砂、氢氧化钾、络合剂和着色添加剂组成,其中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中铝酸 钠的浓度为20g/L~80g/L,硼砂的浓度为5g/L~20g/L,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g/L~ 10g/L,络合剂的浓度为20g/L~50g/L,着色添加剂的浓度为15g/L~35g/L;三、 将步骤二所得的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加入微弧氧化电解槽中,再将经过步骤 一预处理的镁合金置于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中作为阳极,采用脉冲微弧氧化 电源供电,在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为3A·dm-2~ 8A·dm-2、频率为50Hz~2000Hz、占空比为10%~45%的条件下反应5min~ 40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镁合金表面后干燥,即在镁合金表面得到热控涂层; 步骤一中所述的镁合金为镁合金AZ91D;步骤二中所述的络合剂为乙二胺或乙 二胺四乙酸;步骤二中所述的着色添加剂为乙酸镍或草酸镍。
本发明所用镁合金的密度小,仅为1.73g/cm3,约为铝合金密度的2/3。采用 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热控涂层与采用铝合金相比减重30%。此外,镁合金的比强 度和比刚度大,并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振动载荷。 本发明所得的热控涂层是在基体上原位生成而来,主要由内层的致密层和外层 的疏松层组成,其与镁合金结合强度高,不会因为环境的急冷急热在基体和陶 瓷涂层之间产生裂纹,满足结合强度和热循环性能的要求。同时表面状态色泽 均匀,可经过简单的后处理就能达到电化学热控涂层所需要的涂层不疏松、不 起泡、不起皮、无剥落的要求。采用本发明方法在镁合金表面获得的热控涂层 均匀、致密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与结合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可达到0.80~ 0.95,红外发射率可达到0.80~0.9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 式间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板轴承组件
- 下一篇:一种内外齿相向回转运动的回转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