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结构面产状的雷达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7942.2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华;单治钢;周春宏;孟繁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结构 产状 雷达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地质结构面产状的雷达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针对探测目标结构面布置至少两条雷达测线,A测线和B测线,测线应具有一定的长度,各测线应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或不同方向;
2)分别沿A测线和B测线进行雷达测试,获得雷达探测A、B两测线的原始记录;
3)用备份数据文件进行频谱、滤波和增益恢复的分析处理,选择合适的该地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进行时深转换形成雷达图像;
4)用雷达图像处理软件切除图像边缘,设置纵横1∶1比例,按测线位置与相同比例在CAD图中建立雷达图像;
5)综合分析雷达图像与地层及地质情况,识别同一地质结构面的各雷达反射波同相轴;
6)读取各测点桩号及对同一结构面的探测深度;
7)根据A测线和B测线方位、间距及各桩号测点所探测的反射界面深度,求解结构面的方程;
8)根据结构面的真实产状确定结构面的空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9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