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薄板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5935.9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品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08 | 分类号: | C25D5/08;C25D17/04;C25D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薄板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镀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采用一内部宽度为1~2cm的电镀槽,并在该电镀槽内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涌流装置与阳极装置,同时在电镀槽的底面提供为排出电镀液而使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往下流动的吸力,电镀液分别从涌流装置与阳极装置流出并进入电镀槽内,涌流装置的涌流出口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从涌流装置涌流而出的电镀液流速大于从阳极装置流出的电镀液流速,一板件以竖立状态在电镀槽内的电镀液中被输送而进行电镀作业,藉由所述涌流电镀液对板件支撑,避免板件与阳极装置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装置设于电镀槽相对两侧之两涌流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流装置为涌流管,所述夹角为涌流管的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流管的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80°,且涌流管的上端比下端接近被输送而来的板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流电镀液的流速为0.3~1m/se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在电镀槽中时,该板件表面与该阳极装置的最外侧表面之间的最佳距离为6~15mm。
7.一种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电镀槽,具有内部宽度为1~2cm的沉浸区,该电镀槽的底面设有复数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回流孔;
复数涌流装置,设于电镀槽内的相对两侧,提供涌流电镀液进入电镀槽内,涌流装置的涌流出口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且电镀槽相对两侧的涌流装置相互错开在不对称的位置;
复数阳极装置,设于电镀槽内的相对两侧,每一阳极装置设于两涌流装置之间,该阳极装置提供电镀液通过并流入电镀槽内;
一横移输送机,用以输送一板件以竖立状态在电镀槽内的电镀液中朝水平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流装置为涌流管,所述夹角为该涌流管之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该夹角为70°~80°,且涌流管的上端比下端接近被输送而来的板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装置包含一阳极网以及一具有复数倾斜槽孔的阻隔板,该槽孔的倾斜方向系高的一端迎向所述板件输送而来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薄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内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复数倾斜一前述夹角的第一滑槽,所述涌流装置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滑轨与一第二滑轨,所述阻隔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滑槽,藉由该第一滑轨与第一滑槽的配合供涌流装置组合于电镀槽的内侧壁面,藉由该第二滑轨与第二滑槽的配合使阳极装置组合于两涌流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9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料机料仓弧形闸板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淤泥快速脱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