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鹿龟参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3902.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平;孙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平;孙玉龙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61K36/8969;A61P1/14;A61P37/0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鹿龟参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龟参酒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明显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鹿龟参酒,属于营养滋补酒和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古往今来,健康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今天的中年人,是家庭的支柱、单位的骨干,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使这些中年人心力和体力疲惫,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亚健康现象,出现慢性疲劳和免疲力低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患感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胸闷气短、健忘、脱发等症状。亚健康人群的迅猛增加,使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需求增加。
利用中草药泡制勾兑出保健滋补酒,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学工作者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的一大发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论过去和现在,保健滋补酒在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和医疗保健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保健滋补酒大都是以生药材加白酒直接泡制而成,这种制备方法局限性很大,一是药材的配伍及用量不易掌握,功能单一(大多以壮阳为主)、保健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一些副作用;二是泡制比较费事,许多有效成分没有被充分利用,制备成本较高;三是口感也很难被人们接受,既不便保存,也不易携带;四是卫生条件不太理想,质量也不容易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积多年从事本领域工作的经验,反复研究和论证试验,终得本发明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鹿龟参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饮用后能够显著增强免疫力,快速恢复体力,以消除疲劳,使人们精力更加旺盛,全方位保持身体健康的鹿龟参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全面审慎的研究,参照流传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民间上百年的强壮保健酒的配方组成,并按照中医理论进行科学组方,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在下述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由马鹿筋、马鹿骨、龟甲胶、人参、黄芪、黄精、肉桂、枸杞子、山药、白酒、纯化水为主要原料制成,其中以重量份数计算:马鹿筋0.4-0.8份;马鹿骨1-1.5份;龟甲胶0.1-0.5份;人参0.5-0.6份;黄芪0.5-0.6份;黄精0.5-0.6份;肉桂0.3-0.6份;枸杞子0.5-0.7份;山药0.5-0.7份;白酒60-70份,其余为纯化水的重量份数,总重量份数为100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马鹿筋、马鹿骨的质量标准符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的规定,龟甲胶、人参、黄芪、黄精、肉桂、枸杞子、山药的质量标准符合《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的规定,白酒的质量标准符合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的卫生标准,纯化水的质量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的规定。
此外,本发明所述白酒为60度的白酒。
本发明的产品剂型为酒剂,由于白酒的浓度不同,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解范围也有不同,本发明配方中几种原料提取工艺路线设计为下:
①、人参、黄芪、黄精、肉桂组:
本组中人参主要功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多糖等。黄芪主要功效成分为三萜皂苷、黄酮与多糖等。黄精:主要成分是皂苷、多糖、烟酸、醌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肉桂,主要成分是挥发油,桂皮醛、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我们在正交试验研究中发现,白酒的用量对总皂甙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从生产方便简单,易于控制且节能降耗角度看,优选白酒用量为8倍,浸泡时间40日,白酒浓度为60度,
②、枸杞子、山药组:
本组中枸杞子主要成分为多糖,β-胡萝卜素、生物碱(甜菜碱)、植物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份。山药主要成分为皂苷、粘液质、胆碱、VC、聚糖、淀粉等。以上二种中药设计用低浓度40度白酒浸泡提取既可除去大分子杂质,而多糖不至损失过多,又可符合酒剂溶剂要求。我们在正交试验研究中发现,白酒用量为8倍量,白酒浓度为40度,浸泡时间为40日,浓缩液中粗多糖的含量为最高。
③、马鹿筋、马鹿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平;孙玉龙,未经李卫平;孙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3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