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皮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2958.4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坤钟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皮,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成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合成皮为了能具有所需的物性及手感,会在一个基材表面结合一个薄膜。且合成皮依薄膜的材质或制程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缺点:
以具有热可塑性材质薄膜的合成皮而言,耐磨性、耐候度较不足,虽然以聚氯乙烯(PVC)、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制成的薄膜有不错的耐磨性,但是因为聚氯乙烯不容易回收,加上燃烧可能产生戴奥辛,所以环保界开始出现禁用聚氯乙烯的声浪。再以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而言(例如CN 1125111C号专利案),具有价格高昂、耐黄性能不佳等缺点。
再以具有热固型材质(如干式聚氨基甲酸酯【干式PU】或湿式聚氨基甲酸酯【湿式PU】)的薄膜的合成皮而言,该聚氨基甲酸酯薄膜耐水解不足,产品的使用年限太短,而且制造过程中所使用溶剂,会对水及空气产生污染,价格也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能高且能连续热压成型的合成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个连续状的薄膜及一个连续状的基层,该薄膜以含有未完成交联反应的热可塑性复合材料制成。(B)该薄膜以步进方式通过数台热压成型机,并以多时、多段方式进行热压,使该薄膜完成交联反应。(C)该基层在其中一台热压成型机之前与该薄膜贴合,经该热压成型机热压能与该薄膜产生固结,能制得一个合成皮。
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该步骤(B)所应用的所述热压成型机各具有一个热压滚轮及一个圈绕在该热压滚轮外部的输送带,该步骤(C)中,该热压滚轮配合该输送带对该基层与该薄膜进行进行连续热压,该基层与该薄膜每次进料且通过该热压滚轮与该输送带间的每一段长度,小于该热压滚轮与所对应的输送带的贴合长度。
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该步骤(B)所应用的所述热压成型机各具有一个上热压板、一个对应于该上热压板的下热压板,该步骤(C)中,该基层与该薄膜每次进料且通过该上热压板与该下热压板间的每一段长度小于该上热压板与该下热压板在热压成型机的进料方向上的长度。
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该步骤(A)所制备的基层为织物、发泡材或发泡材结合于织物。
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该步骤(A)所制备的薄膜由透明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该薄膜已完成交联反应,所以物性佳,且制造过程不会污染环境,成品不残留有害物质,利用连续热压能大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成型操作示意图,说明利用数台热压成型机且以多时、多段方式进行热压;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成型操作示意图,说明利用数台热压成型机且以多时、多段方式进行热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合成皮的制造方法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制备一个连续状的薄膜20及一个连续状的基层10。
该基层10为一个织物、一个发泡材或是一个发泡材结合于一个织物上。
该薄膜20以含有未完成交联反应的热可塑性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烯烃系弹性体(TPO)、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简称NBR)、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橡胶(Methacrylate Butadiene Rubber,简称MBR)、丁苯橡胶(Styrene Butadiene Rubber,简称SBR)、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
步骤二:将该薄膜20以步进方式通过数台热压成型机200,并以多时、多段方式进行连续热压,使该薄膜20完成交联反应。
步骤三:该基层10在其中一台热压成型机200之前与该薄膜20贴合,经该热压成型机200热压就能与该薄膜20产生固结,能制得一个合成皮30,该合成皮30具有该基层10及该薄膜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坤钟,未经刘坤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流调节器
- 下一篇: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中的印刷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