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2818.7 | 申请日: | 201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张爱;有川稔英;田原博忠;志子田将贵;高根泽和子;稻垣浩贵;菊间祐一;阿左美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4/48;H01M4/5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电池 电池组 以及 汽车 | ||
1.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
含有正极集电体和在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正极层的正极;
含有负极集电体和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负极层的负极;
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配置的隔膜;和
非水电解质,
其中,在所述负极层中含有能够在0.4V(V.S.Li/Li+)以上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
并且满足下述式(I)以及式(II),
1≤Q2/Q1(I)
0.5≤C/A≤0.999(II)
其中,在将所述负极层的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正极对置的部分作为负极的对置部、且将所述正极层的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负极对置的部分作为正极的对置部时,
Q1是对满充电状态的所述电池的所述负极的对置部提供该负极的对置部的从相对于金属锂的开路电压OCV1向0.05V还原侧移动的电位时该负极的对置部中的电容量的增加量,
Q2是对满充电状态的所述电池的所述正极的对置部提供该正极的对置部的从相对于金属锂的开路电压OCV2向0.05V氧化侧移动的电位时该正极的对置部中的电容量的增加量,
A是所述负极层的包含所述负极的对置部的面的面积,
C是所述正极层的包含所述正极的对置部的面的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层不具有不包含所述正极的对置部的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Q2/Q1为5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在所述非水电解质中含有LiPF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以0.01mol/L以上且2mol/L以下的浓度含有所述LiPF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含有尖晶石型的钛酸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含有选自LiMn2-xMxO4、LiCo1-yMyO2、LiNi1-yMyO2、LiNi0.5-zMn1.5-aMz+aO4、LiMPO4以及LiFe1-yMyPO4中的至少一种复合氧化物,在上述式中,0≤x<2、0≤y<1、0≤z<0.5、0≤a<1.5、M为典型金属或者过渡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正极的初次充放电效率高于所述负极的初次充放电效率。
9.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8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