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蓄能器区域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2472.0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斯塔尼斯劳·克利梅克;马丁·施瓦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K15/063;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任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蓄能器 区域 车辆 | ||
1.一种带有蓄能器区域(2)的车辆(1),其中,所述车辆(1)具有:
-蓄能器(3),
-带有后桥架(3)的后桥区域(4)和带有前桥架的前桥区域,
-在车辆底板区域(8)内中断的碰撞承载路径(6,7),所述碰撞承载路径(6,7)被限制于客舱(9);
其中,所述蓄能器(3)被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区域(8)中的支架系统(10)上,并且,所述支架系统(10)在后桥架(5)和/或所述前桥架之间闭合所述车辆(1)的中断的碰撞承载路径(6,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被布置在后座的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被布置在前座的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后座下方的所述蓄能器(3)被布置在所述客舱(8)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前座下方的所述蓄能器(3)被布置在所述客舱(8)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具有纵梁(11,12),所述纵梁(11,12)在前轮架和/或所述后轮架(4)之间延长所述车辆(1)的底板区域(8)内的碰撞承载路径(6,7),并由此闭合所述中断的碰撞承载路径(6,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的纵梁(11,12)以第一端(13,14)螺纹连接在中断的碰撞承载路径(6,9)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的纵梁(11,12)以第二端(15,16)螺纹连接在后桥(17)的各点上。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的纵梁(11,12)以第二端(15,16)螺纹连接在后桥(17)的分开的各点(18,19)上。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的纵梁(11,12)以第二端(15,16)螺纹连接在后桥架(20,21)的点上。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的纵梁(11,12)以第一端(13,14)螺纹连接在中央隧道结构(22)上。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之一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具有横梁(23,24,25),所述横梁(23,24,25)被固定在所述纵梁(11,12)上。
13.如权利要求6至12之一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被固定在所述纵梁(11,12)上的横梁(24,25)彼此交叉。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架系统(10)上方的、传统的燃料箱区域的空间设计为蓄能器区域(2)。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区域(2)具有带有燃料箱或电池、优选锂离子电池的燃料电池。
16.如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区域(2)具有液体燃气储存器(LPG)或者天然气储存器(CNG)或者氢气储存器(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