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1789.2 | 申请日: | 2010-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孟志云;顾若兰;吴卓娜;朱晓霞;窦桂芳;孙文种;甘慧;王延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L5/08 | 分类号: | C08L5/08;C08B37/08;C08J9/28;A61L15/28;A61L15/42;A61L1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蝇蛆壳 来源 聚糖 止血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壳聚糖海绵,是以蝇蛆壳为来源提取的壳聚糖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蝇蛆壳为来源于一种人工繁殖的食草蝇的蝇蛆壳。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壳聚糖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清洁干燥后的蝇蛆壳粉碎,用盐酸溶液除金属离子,用氢氧化钠溶液脱蛋白质,用氢氧化钠溶液梯度脱乙酰化,干燥后成粉剂;
2)将步骤1)获得的壳聚糖粉剂溶解于稀乙酸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得到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用氢氧化钠溶液脱蛋白质后,用过氧化氢溶液脱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5-10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20%,过氧化氢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20%,氢氧化钠溶液重量浓度梯度为30-60%;其中,脱乙酰化次数为2-6次,反应时间为4-18小时,温度40-9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体积比浓度0.5-20%将壳聚糖粉剂溶解于0.5-10%的稀乙酸溶液中。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壳聚糖粉剂溶解于稀乙酸溶液后,倒入模具中自流平并预冷,再将模具冷冻干燥,使模具内物质呈微多孔状结构的海绵体,孔腔隙直径为0.5-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包括以下步骤:
1)将清洁干燥后的人工养殖蝇蛆壳粉碎,分别用0.5-10mol/L盐酸溶液除金属离子,用1-20%氢氧化钠溶液脱蛋白质,用1-20%过氧化氢溶液脱色,用30-60%氢氧化钠溶液梯度脱乙酰化;其中,脱乙酰度次数为2-6次,反应时间为4-18小时,制备温度40-90℃,干燥后成粉剂;
2)将上述壳聚糖粉剂按重量体积比浓度0.5-20%溶解于0.5-10%稀乙酸溶液,倒入模具中自流平并于-20℃预冷;
3)将步骤2)中模具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50℃下冷冻干燥48~72h,至其中物质呈微多孔状结构的海绵体,孔腔隙直径0.5-20μm;
4)将海绵体取出即为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海绵;再经密封包装、灭菌得到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止血海绵成品。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海绵、或权利要求3至8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海绵在制备创伤性出血的外用急救止血材料和/或术中植入性止血材料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海绵、或权利要求3至8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蝇蛆壳来源壳聚糖海绵在制备兼具止血、防创面伤口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7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通用磁漆
- 下一篇:一种双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