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含铜物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320.9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勇;赵忠;卓文;宗红星;李德祥;王清宏;田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08;C22B3/20;C22B3/26;C22B3/44;C25C1/12;C22B15/0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物料 方法 | ||
1.一种处理含铜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微泡溶铜设备利用废酸作为浸出溶液,在无外加热源条件实现固体含铜物料的浸出,通过控制体系的液固比,使浸出溶液的pH值在1.0-2.0;
(2)过滤步骤(1)得到的浸出溶液,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得到澄清溶液;
(3)将过滤后澄清溶液体积的10-50%采用旋流电解技术生产电积铜;
(4)将过滤后澄清溶液体积的50-90%采用化学除杂、溶剂萃取深度除杂铜镍分离、蒸发结晶工艺生产硫酸铜产品;
(5)溶剂萃取过程产出的硫酸镍萃余液采用碳酸钠沉淀制备碳酸镍;
并且,在步骤(3)中采用旋流电解技术生产电积铜的过程中,当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小于10g/L时,返回步骤(1)的浸出工序作为浸出酸使用;在步骤(4)中生产硫酸铜过程中产出的母液返回浸出工序作为浸出酸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用溶剂为P204萃取剂,且控制溶液与有机物的相比为4: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废酸是含有铜、镍、铁、钙、镁、铅杂质的废酸,酸的浓度在30-500g/L;固体含铜物料为包含铜、镍、铁杂质互含难浸出的固体物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含铜物料为黑铜渣或海绵铜。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澄清溶液体积的10-50%采用旋流电解技术生产电积铜,电解前溶液的铜离子浓度范围为1-110 g/L,酸浓度范围为10-300 g/L,电解前溶液可以含有镍、铁、钙、镁、铅、砷、锑、铋杂质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每一种杂质离子的浓度范围均在0.01-10g/L,电流密度控制在600-800A/m2,槽电压控制在3.0-3.2V;电积后液铜离子浓度范围为0.05-1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澄清溶液体积的另外50-90%进行化学除杂的步骤包括:采用次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加入量为溶液中砷含量的5-6倍,控制pH在2.0-2.5,反应时间2-3小时,然后加入碳酸钠将溶液pH值调至4.0-4.5后过滤,以砷酸铁、砷酸钙镁的形式同时除去溶液中的铁、钙、镁、砷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电积后溶液铜离子浓度在1-10 g/L时返回浸出工序做浸出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3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及其喷头组件
- 下一篇:浇铸栅格阵列(CGA)封装和插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