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86762.4 | 申请日: | 2010-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成;赵立松;姚国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卧龙灯塔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连接 装置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多股铜丝组成的软连接线(5)、分设于软连接线(5)两端的两导电片(2),所述的软连接线(5)外周覆有阻燃绝缘的柔性线保护套(6),所述的导电片(2)中间开有腰形长孔(1),导电片(2)的外表面覆有绝缘套,绝缘套中部开有与腰形长孔(1)同心的连接孔以穿设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2)为两层结构,所述的软连接线(5)夹在导电片(2)的两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覆于两导电片(2)上的绝缘套为不同色的塑料绝缘套,其中一绝缘套为红色绝缘套(3),另一绝缘套为蓝色绝缘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套设有一护盖(8),护盖(8)的外侧通过软系带(9)与绝缘套外侧连接,所述护盖(8)、软系带(9)及绝缘套为一体式结构,三者通过一次注塑成形,护盖(8)翻转后与绝缘套连接孔相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护盖(8)为中部设盲孔(11)的圆柱体,盲孔(11)开口向上,护盖(8)的底部开有与盲孔(11)贯通的检测孔(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导电片(2)上表面的绝缘套连接孔为与护盖(8)相配的台阶孔(10),护盖(8)经翻转后与台阶孔(10)中的大直径孔相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护盖(8)的外侧面上部设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套一端与柔性线保护套(6)一端相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定长度的包覆有柔性线保护套(6)的软连接线(5);软连接线(5)的两端为多股裸铜丝;
2)在多股裸铜丝上外套一铜管,铜管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变形,成为矩形的扁平状导电片(2)将铜丝夹在中间,使导电片(2)与裸铜丝可靠电连接;
3)利用冲床在导电片(2)上冲出一腰形长孔(1);
4)将连接导电片(2)的软连接线(5)一端放入模具的注塑腔中注塑形成集护盖(8)、软系带(9)及绝缘套为一体的塑料件;
5)塑料换色后,将连接导电片(2)的软连接线(5)的另一端放入模具的注塑腔中注塑形成集护盖(8)、软系带(9)及绝缘套为一体的塑料件,通过二次注塑形成两种不同色的连有护盖(8)的绝缘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池用软连接装置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为镀锡铜管,在注塑时,镀锡层融化使铜丝焊接在导电片(2)的夹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卧龙灯塔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卧龙灯塔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7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板栅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仪表板的横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