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米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5724.7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宏;刘霞;邢亚阁;雷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9/26 | 分类号: | A23B9/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米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大米在储存中经常会用到保鲜剂以延长其保质期限,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052488.7中公开了一种大米防霉保鲜剂,由以下成分重量比组成:双乙酸钠10~15份、维生素C5~8份、海藻糖5~8份、大米增香剂1~2份。用清水溶解,制成10%的保鲜剂溶液,作为抛光剂在大米抛光时加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1114425.4公开了一种大米生物保鲜剂,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葡萄糖0.7~5.8%、碳酸氢钠0.5~1.2%、米香0.3~1.2%、双乙酸钠0.5~1.8%、水90~98%。其用途是在大米抛光时滴加或喷雾与米粒表层产生生化作用,形成极薄的保护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但大米在正常存放过程中,引起其变质的原因是多种的,其中由于脂肪酶的氧化作用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进而促进其下游反应——脂肪酸氧化酶催化脂肪酸分解加剧,产生醛、酮等挥发性物质导致大米酸败,俗称哈败。哈败产生的脂肪酸、氢过氧化物及其衍生物和自由基,对蛋白质、膜结构、细胞组织以及DNA造成破坏,降低大米的储藏时间,使大米的食用和营养价值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脂肪酶活性抑制大米储藏期间脂肪分解、从而延缓大米酸败的大米保鲜剂,可降低大米脂肪酸氧化速率,防止大米哈败。
一种大米保鲜剂,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脂肪氧化酶抑制剂0.5%~2%;
成膜剂5%~10%;
包埋剂10%~15%;
分散剂75%~84%。
所述的脂肪氧化酶抑制剂为绿原酸、咖啡酸中的至少一种,多种组分时可以任意比混合;
所述的成膜剂为壳聚糖、虫胶、蜂胶、明胶中的至少一种,多种组分时可以任意比混合;
所述的包埋剂为β-环糊精、多孔变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多种组分时可以任意比混合;
所述的分散剂(分散介质)为含有蔗糖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液,其pH值为4.0~5.0,蔗糖在分散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5%,也就是说所述的蔗糖可选组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大米保鲜剂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脂肪氧化酶抑制剂0.8%~1.2%;
成膜剂6%~8%;
包埋剂12%~14%;
分散剂78%~81%。
所述的脂肪氧化酶抑制剂为绿原酸、咖啡酸中的至少一种,多种组分时可以任意比混合;
所述的成膜剂为壳聚糖、虫胶、蜂胶、明胶中的至少一种,多种组分时可以任意比混合;
所述的包埋剂为β-环糊精、多孔变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多种组分时可以任意比混合;
所述的分散剂(分散介质)为含有蔗糖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液,其pH值为4.0~5.0,蔗糖在分散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5%,也就是说所述的蔗糖可选组分。
在分散剂中加入蔗糖,一方面可以提高微胶囊膜的致密性和成膜剂成膜性,另一方面蔗糖也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更有利于大米保鲜剂在自身储存时的稳定性,延长其有效期。在优选的条件下,所述的大米保鲜剂可以使大米防哈败时间更长,通过实验表明可以一进步延长大米防哈败时间13~20%。
但蔗糖的含量也不易过高,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蔗糖在分散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5%~4%,
在成膜剂中优选至少含有壳聚糖,即:
a)成膜剂中只采用壳聚糖,或者
b)虫胶、蜂胶、明胶中的至少一种与壳聚糖混合使用,其中壳聚糖在成膜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40%。
使用壳聚糖可以使脂肪氧化酶抑制剂的微囊化效果更好,提高了脂肪氧化酶抑制剂的分散效果和利用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大米保鲜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成膜剂溶于分散剂A中,配成铸膜液,将铸膜液过滤除去杂质后静置、脱泡,得到交联后的成膜剂备用。
(2)将脂肪氧化酶抑制剂加入分散剂B中,制成母液,备用。
(3)将包埋剂溶解到分散剂C中,为了促进其分散可以加热至50~60℃并保温10~2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交联后的成膜剂、以及步骤(2)得到的母液,搅拌均匀(一般可搅拌0.5~2h),转速为300~600转/分,得到微囊化的抑制剂,即本发明的大米保鲜剂,一般呈白色浑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