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实现发动机制动及发动机起停时卸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5039.4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安;邓金金;李康;侯福建;史艳彬;李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3/04 | 分类号: | F02D13/04;F02D13/02;F02D41/0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发动机 制动 起停时卸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发动机制动及发动机起停时卸荷装置,适用于具有大扭矩起动电机的发动机起停控制。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的总质量越来越大,车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车辆自身的主制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车辆高速重载条件下的制动要求。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必须增加辅助制动装置。发动机制动是通过汽车对发动机的倒托,利用发动机的机械损失、泵气损失和压缩功等产生制动功能,从而增加汽车制动功率。
汽车在怠速工况下尾气的污染最大,燃料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使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很多汽车生产商在微型或小型车上推出了起停技术。现有的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起动电机,当怠速控制装置检测到车辆需要动力时,例如空调打开、司机踩下油门踏板或挂档,系统会自动起动发动机,起动机工作,拖动发动机至起动转速,这种起动方式起动时间长,当发动机频繁的停机/起动时,起动不稳定。另外,在起动过程中,发动机气缸一个工作循环,从540度开始的压缩行程是最恶劣的起动过程,这个过程中起动机将克服最大的阻力矩。故此时需要开启排气门,减少起动过程的缸压,减少起动过程的阻力矩,延长起动机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发动机制动及发动机起停时卸荷装置,其采用一个从动阀结构,减少起动过程的缸压和阻力矩,延长了起动机寿命,使发动机在整个起动过程消耗的能源最少,提高整机的经济性;其结构和控制系统简单,响应速度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可实现发动机制动及发动机起停时卸荷装置,由一个从动阀机构和控制油路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从动阀机构由锁紧螺母、卡簧座、调整螺栓、阀体、卡簧、弹簧组成;调整螺栓固定在支撑框架上,调整螺栓底部与阀体底部接触,弹簧位于阀体内部,卡簧座套装在弹簧上面并用卡簧固定,锁紧螺母将调整螺栓固定;在油路上布置有控制油路机构,控制油路机构的支撑框架上固定有电磁阀和控制阀,控制阀上设有控制阀卡簧和控制阀回位弹簧。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适用于车辆总质量大,仅仅依靠汽车自身的主制动已经不能满足车辆高速重载条件下的制动要求,增加辅助制动功率;同时可以减少了起动过程的缸压和阻力矩,延长了起动机寿命,使发动机在整个起动过程消耗的能源最少,提高整机的经济性;其结构和控制系统简单,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零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时卡簧座、阀体、卡簧、弹簧位置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时油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4所示 ,可实现发动机制动及发动机起停时卸荷装置,由一个从动阀机构和控制油路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从动阀机构由锁紧螺母1、卡簧座2、调整螺栓3、阀体4、卡簧5、弹簧6组成;锁紧螺母1将调整螺栓3固定在支撑框架11上,调整螺栓3底部与阀体4底部接触,弹簧6位于阀体4内部,卡簧座2套装在弹簧6上面并用卡簧5固定;在油路上布置有控制油路机构,控制油路机构的支撑框架11上固定有电磁阀7和控制阀8,控制阀8上设有控制阀卡簧9和控制阀回位弹簧10。
如图1所示,在怠速条件下,发动机停止工作,进排气门关闭,调整螺栓3在弹簧6的作用下、位于阀体4底部,从动阀对排气门没有影响。
起动前,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使起动机工作,电磁阀7开启,在机油驱动下,控制阀8压缩控制阀回位弹簧10向上运动,机油经支撑框架11上的油孔进入从动阀上端面,推动卡簧座2、阀体4、卡簧5、弹簧6向下运动,压紧排气门桥上滑阀12,气门桥在从动阀的压力下开启排气门,应用卸荷装置略微顶开排气门约1mm,排出高压气体,减少起动过程气缸内压力。从动阀工作时,卡簧座2、阀体4、卡簧5、弹簧6的位置如图3所示油路图如图4所示。当发动机转速达到起动转速200rpm时,电磁阀7关闭,从动阀内的机油经电磁阀内的油孔流出,卡簧座2、阀体4、卡簧5、在弹簧6的作用下复位,调整螺栓3底部与阀体4底部接触,气门关闭。发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鞋垫
- 下一篇:一种新型颚式破碎机颚板间隙调整装置